B - 树与二叉树

Description

遍历一棵二叉树就是按某种次序系统地“访问”二叉树上的所有结点,并使每一个结点恰好被访问一次。所谓“访问”一个结点,是指对该结点的数据域进行某种处理,处理的内容依具体问题而定,通常比较简单。我们知道,遍历一个线性结构很容易,只须从开始结点出发顺序扫描每个结点即可。但是二叉树是一个非线性结构,每个结点可以有两个后继结点,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规律来系统地访问树中各结点。遍历运算的关键在于访问结点的“次序”,这种次序应保证二叉树上的每个结点均被访问一次且仅一次。
   由定义可知,一棵二叉树由三部分组成:根、左子树和右子树。因此对于二叉树的遍历也可相应地分解成三项“子任务”:
   ①访问根结点;
   ②遍历左子树(即依次访问左子树上的全部结点);
   ③遍历右子树(即依次访问右子树上的全部结点)。
   因为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树(可以是空二叉树),对它们的遍历可以按上述方法继续分解,直到每棵子树均为空二叉树为止。由此可见,上述三项子任务的次序决定了遍历的次序。若以D、L、R分别表示这三项子任务,则共有6种可能的次序:DLR、LDR、LRD、DRL、RDL和RLD。通常限定“先左后右”,即子任务②在子任务③之前完成,这样就只剩下前三种次序,按这三种进行的遍历分别称为先根遍历(或前序遍历)、中根(或中序)遍历、后根(或后序)遍历。三种遍历方法的定义如下。
   先根遍历 若需遍历的二叉树为空,执行空操作;否则,依次执行下列操作:
   ①访问根结点;
   ②先根遍历左子树;
   ③先根遍历右子树。
   中根遍历 若需遍历的二叉树为空,执行空操作;否则,依次执行下列操作:
   ①中根遍历左子树;
   ②访问根结点;
   ③中根遍历右子树。
   后根遍历 若需遍历的二叉树为空,执行空操作;否则,依次执行下列操作:
   ①后根遍历左子树;
   ②后根遍历右子树;
   ③访问根结点。
   显然,上述三种遍历方法的区别在于执行子任务“访问根结点”的“时机”不同;若最先(最后、在中间)执行此子任务,则为先根(后根、中根)遍历。
   按某种遍历方法遍历一棵二叉树,将得到该二叉树上所有结点的访问序列。

Input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单独的一个数字T,表示测试序列的数目;
  以下T个部分,每个部分一个测试序列;
  每个测试序列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0 < N ≤ 1000),表示二叉树的节点数;
  接下来N行,每行按照这样如下的格式依次描述每个节点:
  字符数据 左孩子序号 右孩子序号
  其中节点的字符数据是一个单字符,如果左/右孩子不存在,用0表示其序号。

Output

对应每个测试序列,输出以下四行:
  Case #: ‘#’是从一开始的测试序列号;
  先序遍历的结果
  中序遍历的结果
  后序遍历的结果

Sample Input
2
8

  • 2 3
  • 4 5
  • 0 6
    x 0 0
    y 0 0
    / 7 8
    a 0 0
    2 0 0
    3
  • 2 3
    2 0 0
    3 0 0
    Sample Output
    Case 1:
    +xy-/a2
    x+y
    -a/2
    xy+a2/-*
    Case 2:
    +23
    2+3
    23+
//注意的是,输入字符的时候,要写 cin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dlib.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CHILD{
    int l;
    int r;
}child[1001];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void Preorder(BiTree T)
{
    if(T!=NULL)
    {
        printf("%c",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void Inorder(BiTree T)
{
    if(T!=NULL)
    {
        Inorder(T->lchild);
        printf("%c",T->data);
        Inorder(T->rchild);
    }
}
void Postorder(BiTree T)
{
    if(T!=NULL)
    {
        Postorder(T->lchild);
        Postorder(T->rchild);
        printf("%c",T->data);
    }
}
int main()
{
    int n,i,m;
    char c;
    int flag=0;
    BiTree node[1001];
    scanf("%d",&n);
    while(n--)
    {
        BiTree T;
        flag++;
        scanf("%d",&m);
        getchar();
        for(i=1;i<=m;i++){
            cin>>c;
            scanf("%d %d",&child[i].l,&child[i].r);
            getchar();
            node[i]=(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node[i]->data=c;
        }
        T=node[1];
        for(i=1;i<=m;i++)
        {
            if(child[i].l)
                node[i]->lchild=node[child[i].l];
            else
                node[i]->lchild=NULL;
            if(child[i].r)
                node[i]->rchild=node[child[i].r];
            else
                node[i]->rchild=NULL;
        }
        printf("Case %d:\n",flag);
        Preorder(T);
        cout<<endl;
        Inorder(T);
        cout<<endl;
        Postorder(T);
        cout<<endl;
    }
}

    原文作者:B树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JKdd123456/article/details/80215890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