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系统框架

推荐系统常用来解决TopN问题和用户行为预测问题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 优点

    – 充分利用群体智慧(要么是根据相似用户推荐,要么是根据历史物品推荐)

    – 推荐精度高于CB(user-item即CF)

    – 利于挖掘隐含的相关性

• 缺点

    – 推荐结果解释性较差

    – 对时效性强的Item不适用—比如促销大甩卖,只是临时上架的物品,没有user表达,所以关联不了,通常用CB来解决

    – 冷启动问题

协同算法

• User-Based CF

• Item-Based CF

比如一个商品item(程序员看做商品的元数据),用户A只点击了1次打一分,用户B都没点击打0分,用户C不但点击了还加入了购物车打3分,由此得到正排表 item=userA:1  userB:0 userC:2,这是CF。而推荐算法CB,是通过中文分词对item的元数据得到的正排表 item=token1:score  token2:score token:score,由此可见,CB和CF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他们都能得到item-item矩阵和user-user矩阵,只不过是CB的基于内容到CF基于行为的变化而已。

CB可以更新user-item(CF)矩阵

比如user历史上看过itemA、itemB、itemC,我们可以通过item-item矩阵,给用户推荐新的商品itemM、itemN

User-BasedCF

• 假设

    – 用户喜欢那些跟他有相似爱好的用户喜欢的东西

    – 具有相似兴趣的用户在未来也具有相似兴趣

• 方法–UU矩阵=UI矩阵*IU矩阵

    – 给定用户u,找到一个用户的集合N(u),他们和u具有相似的兴趣

    – 将N(u)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用户.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通过UI矩阵做任一两个user的相似度计算得到UU矩阵(如图对两个向量先做归一化、去模,然后计算余弦相似度)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通过UU矩阵找到看过titannic且相似度最大的用户B、D,预测出用户C可能会对titannic打分4.05

Item-BasedCF

• 假设

    – 用户喜欢跟他过去喜欢的物品相似的物品

    – 历史上相似的物品在未来也相似

• 方法

    – 给定用户u,找到他过去喜欢的物品的集合R(u).

    – 把和R(u)相似的物品推荐给u.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User vs.Item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user based和item based得到的分数不能直接相比较,没有可比性,因为得到分数的机制不同,所以不能因为谁高而选谁,只能根据上图的场景来具体选择合适的方式。

user based之所以令人难以解释,是因为用户不知道是通过哪个用户的相似度来推荐。

冷启动

• 分为三类

– 用户冷启动

    • 提供热门排行榜,等用户数据收集到一定程度再切换到个性化推荐

    • 利用用户注册时提供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做粗粒度的个性化

    • 利用用户社交网络账号,导入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信息,然后给用户推荐其好友喜欢的物品

    • 在用户新登录时要求其对一些物品进行反馈,收集这些兴趣信息,然后给用户推荐相似的物品–类似简书、微博

– 物品冷启动

    • 给新物品推荐给可能对它感兴趣的用户,利用内容信息,将他们推荐给喜欢过和它们相似的物品的用户

    • 物品必须能够在第一时间展现给用户,否则经过一段事件后,物品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

    • UserCF和ItemCF都行不通,只能利用Content based解决该问题,频繁更新相关性数据

– 系统冷启动

    • 引入专家知识,通过一定高效方式迅速建立起物品的相关性矩阵

实现方案

• 倒排式

• 输入数据–user-item的稀疏矩阵  输出数据–user-item的密集矩阵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 相似度计算公式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ruiruj为用户U分别对物品i、j两个item的打分,是归一化后的分数向量,如上图A(5,1,2,2)->A(0.857,0.171,0.343,0.343)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 详细Hadoop过程:

输入数据:user-item的稀疏矩阵,然后针对每一行user-item任取两个item(因为这些item都被同一个user消费,所以之间有相似度)有

C32
种取法,得到的是一个item-item的结果,每一行item-item都是被一个用户共享所以才有一定的相似性,至于是哪个用户,我们不关心,所以我们直接把用户舍弃。—-这里会存在一个性能瓶颈问题,因为数据是指数级增长,折中的方案就是数据截取,虽然有这种缺点,但时工作仍然是倒排式比较多

– 在MR的map阶段将每个用户的评分item组合成pair<left,right,leftscore,rightscore> 输出,left作为分发键,left+right作为排序键。

– 按left作为分发键进行分桶,同一个Key的用户越多,对相似度的计算越可靠

– 在reduce阶段,将map中过来的数据按照相似度计算公式扫一遍即可求得所有item的相似度。

• 分块式

《推荐算法(CF)--协同过滤》

为了得到UU矩阵->我们需要提前准备UI矩阵和IU矩阵

为了得到II矩阵->我们需要提前准备IU矩阵和UI矩阵

缺点:如果M的转置矩阵特别大,那么每个节点可能导致数据存不下

    原文作者:贫僧洗头爱飘柔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ForgetThatNight/article/details/80315115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