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匹配dp的再思考

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动态规划的经典模型“括号匹配问题”,通过我初次解题时出现过的一个误区,对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思想做了深入阐释。


相信大家对括号匹配问题并不陌生,问题描述如下: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括号序列(如“([)]”),求至少添加几个括号,可使该括号序列匹配?

这个问题的正解如下:

定义状态dp[i][j],表示第i~j的子括号序列达到匹配需要添加的最小括号数,1<=i<=j<=n(假定括号序列从1开始编号)。状态转移为

(边界条件)若i == j,dp[i][j] = 1。否则

dp[i][j] = min{dp[i][k],dp[k+1][j]},i<=k<=j-1

最终答案是dp[1][n]


不过我第一次做这题时,却定义了这样一种状态转移方式:

令储存括号串的数组为s。

(边界条件)若i == j,dp[i][j] = 1

若s[i] == s[j],dp[i][j] = dp[i+1][j-1]

若s[i] != s[j],dp[i][j] = min{dp[i][j-1],dp[i+1][j-1]}+1


当时用这种方法在调试的时候确实通过了一些数据,但是它是错的。错哪儿了?

首先给出一组能卡掉这种方法的数据:())([]。答案应该是2,但是用错误方法得到的是4。


错误之处在于子问题划分的方式不合理,从“())([]”这组数据中就能发现,最左的()和最右的[]本来已经匹配上了,但是按照错误方法的状态转移,其中一对却被切开重新匹配,于是答案平白无故多出2。括号匹配应是“区间DP”模型,状态转移时是要枚举划分点的,第二种方法错就错在认为划分点就是最左和最右,结果把原来匹配的括号串又给拆了。

    原文作者:括号匹配问题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u012961561/article/details/41350079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