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2.0-大数据安全要求梳理

一、等级保护2.0简介

等级保护2.0的相关国标包括: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 3797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GB/T 37988-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其中,等级保护2.0特指22239。22239对各种应用形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包括通用、云计算应用、移动应用、物联网应用、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从低到高分别为一级到五级。通常,企业的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等级大多数为二级,部分为三级。

 

二、数据安全要求

主要从二级、三级等保要求进行描述。级别通常针对外界对系统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定义。

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指的是: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处置安全事件,在自身遭到损害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指的是: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监测攻击行为和处置安全事件,在自身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等保要求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中心三重防护。

一个中心指的是安全管理中心

三重防护指的是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

 

二级要求:

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架构、通信传输、可信验证

区域边界包括: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安全审计、可信验证

安全计算环境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可信验证、数据完整性、数据备份恢复、剩余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

安全管理中心包括:系统管理、审计管理

 

三级要求:

(粗体为二级基础上增加的要求)

通信网络

网络架构:

a)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
d)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e)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计算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

可信验证:
可基于可信根对通信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系统程序、重要配置参数和通信应用程序等
进行可信验证,并在应用程序的关键执行环节进行动态可信验证,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
坏后进行报警,并将验证结果形成审计记录送至安全管理中心。

区域边界

边界防护:

a)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进行通信;
b)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

c)应能够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
d)应限制无线网络的使用,保证无线网络通过受控的边界设备接入内部网络。

访问控制:

a)应在网络边界或区域之间根据访问控制策略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默认情况下除允许通信外受控接口拒绝所有通信;
b)应删除多余或无效的访问控制规则,优化访问控制列表,并保证访问控制规则数量最小化;
c)应对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等进行检查,以允许/拒绝数据包进出;
d)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进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
e)应对进出网络的数据流实现基于应用协议和应用内容的访问控制。

入侵防范:

a)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检测、防止或限制从外部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
b)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检测、防止或限制从内部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
c)应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实现对网络攻击特别是新型网络攻击行为的分析;
d)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标、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恶意代码与垃圾邮件防范:

a)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并维护恶意代码防护机制的升级和更新;
b)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垃圾邮件进行检测和防护,并维护垃圾邮件防护机制的升级和更新。

安全审计:

a)应在网络边界、重要网络节点进行安全审计,审计覆盖到每个用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
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c)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定期备份,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d)应能对远程访问的用户行为、访问互联网的用户行为等单独进行行为审计和数据分析。

可信验证:

可基千可信根对边界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系统程序、重要配置参数和边界防护应用程序等进行可
信验证,并在应用程序的关键执行环节进行动态可信验证,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并
将验证结果形成审计记录送至安全管理中心。

安全计算环境

身份鉴别:

a) 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身份鉴别信息具有复杂度要求并
定期更换;
6)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应配置并启用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登录连接超时自动
退出等相关措施;
c) 当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d) 应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
其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访问控制:

a) 应对登录的用户分配账户和权限;
b) 应重命名或删除默认账户,修改默认账户的默认口令;
c) 应及时删除或停用多余的、过期的账户,避免共享账户的存在;
d) 应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
e) 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访间控制策略规定主体对客体的访间规则;
f) 访间控制的粒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或进程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级;
g) 应对重要主体和客体设置安全标记,并控制主体对有安全标记信息资源的访问。

安全审计:

a) 应启用安全审计功能,审计覆盖到每个用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
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H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c)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定期备份,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d) 应对审计进程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中断。

入侵防范:

a) 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
b) 应关闭不需要的系统服务、默认共享和高危端口;
c) 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或网络地址范围对通过网络进行管理的管理终端进行限制;
d) 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内容符合系统设
定要求;
e) 应能发现可能存在的已知浦洞,并在经过充分测试评估后,及时修补漏洞;
f) 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节点进行入侵的行为,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恶意代码防范:

应采用免受恶意代码攻击的技术措施或主动免疫可信验证机制及时识别入侵和病毒行为,并将其
有效阻断。

可信验证:

可基于可信根对计算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系统程序、重要配置参数和应用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
并在应用程序的关键执行环节进行动态可信验证,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并将验证结果形成审计记录送至安全管理中心。

数据完整性:

a) 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千鉴别数据、重
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 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
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数据保密性:

a) 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
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 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千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
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数据备份恢复:

a) 应提供重要数据的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b) 应提供异地实时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重要数据实时备份至备份场地;
c) 应提供重要数据处理系统的热冗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剩余信息保护:

a) 应保证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前得到完全清除;
b) 应保证存有敏感数据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前得到完全清除。

个人信息保护:
a) 应仅采集和保存业务必需的用户个人信息;
b) 应禁止未授权访问和非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安全管理中心

系统管理:

a) 应对系统管理员进行身份鉴别,只允许其通过特定的命令或操作界面进行系统管理操作,并对
这些操作进行审计;
b) 应通过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资源和运行进行配置、控制和管理,包括用户身份、系统资源配置、
系统加载和启动、系统运行的异常处理、数据和设备的备份与恢复等。

审计管理:

a) 应对审计管理员进行身份鉴别,只允许其通过特定的命令或操作界面进行安全审计操作,并对
这些操作进行审计;
b) 应通过审计管理员对审计记录应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包括根据安全审计策略
对审计记录进行存储、管理和查询等。

安全管理:

a) 应对安全管理员进行身份鉴别,只允许其通过特定的命令或操作界面进行安全管理操作,并对
这些操作进行审计;
b) 应通过安全管理员对系统中的安全策略进行配置,包括安全参数的设置,主体、客体进行统一
安全标记,对主体进行授权,配置可信验证策略等。

集中管控:

a) 应划分出特定的管理区域,对分布在网络中的安全设备或安全组件进行管控;
b) 应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的信息传输路径,对网络中的安全设备或安全组件进行管理;
c) 应对网络链路、安全设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的运行状况进行集中监测;
d) 应对分散在各个设备上的审计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集中分析,并保证审计记录的留存时间符
合法律法规要求;
e) 应对安全策略、恶意代码、补丁升级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
f) 应能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进行识别、报警和分析。

 

大数据应用场景说明

大数据应用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对数据的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交换和数据销毁等环节,上述各个环节均需要对数据进行保护,通常需考虑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数据采集授权、数据真实可信、数据分类标识存储、数据交换完整性、敏感数据保密性、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输出脱敏处理、敏感数据输出控制以及数据的分级分类销毁机制等。大数据平台是为大数据应用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支撑集成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平台层和计算分析层。大数据系统除按照22239标准的要求进行保护外,还需要考虑其特点。

第三级可参考安全控制措施
安全物理环境
应保证承载大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设备机房位于中国境内。

安全通信网络
本方面控制措施包括:
a) 应保证大数据平台不承载高于其安全保护等级的大数据应用;
b) 应保证大数据平台的管理流量与系统业务流量分离。
安全计算环境
本方面控制措施包括:
a) 大数据平台应对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导入服务组件、数据导出终端、数据导出服务组件的使用实施身份鉴别;
b) 大数据平台应能对不同客户的大数据应用实施标识和鉴别;
c) 大数据平台应为大数据应用提供集中管控其计算和存储资源使用状况的能力;
d) 大数据平台应对其提供的辅助工具或服务组件,实施有效管理;
e) 大数据平台应屏蔽计算、内存、存储资源故障,保障业务正常运行;
f) 大数据平台应提供静态脱敏和去标识化的工具或服务组件技术;
g) 对外提供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平台或第三方只有在大数据应用授权下才可以对大数据应用的数据资源进行访问、使用和管理;
h) 大数据平台应提供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理功能,供大数据应用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数据采取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
i) 大数据平台应提供设置数据安全标记功能,基于安全标记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措施,满足细粒度授权访问控制管理能力要求;
j) 大数据平台应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各个环节,支持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处置,并保证安全保护策略保持一致;
k) 涉及重要数据接口、重要服务接口的调用,应实施访问控制,包括但不限千数据处理、使用、分析、导出、共享、交换等相关操作;
1) 应在数据清洗和转换过程中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以保证重要数据清洗和转换后的一致性,避免数据失真,并在产生问题时能有效还原和恢复;
m) 应跟踪和记录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挖掘等过程,保证溯源数据能重现相应过程,溯源数据满足合规审计要求;
n) 大数据平台应保证不同客户大数据应用的审计数据隔离存放,并提供不同客户审计数据收集汇总和集中分析的能力。

安全建设管理
本方面控制措施包括:
a) 应选择安全合规的大数据平台,其所提供的大数据平台服务应为其所承载的大数据应用提供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b) 应以书面方式约定大数据平台提供者的权限与责任、各项服务内容和具体技术指标等,尤其是安全服务内容;
c) 应明确约束数据交换、共享的接收方对数据的保护责任,并确保接收方有足够或相当的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运维管理
本方面控制措施包括:
a) 应建立数字资产安全管理策略,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操作规范、保护措施、管理人员职责等进行规定,包括并不限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流动、销毁等过程;
b) 应制定并执行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策略,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数据制定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
c) 应在数据分类分级的基础上,划分重要数字资产范削,明确重要数据进行自动脱敏或去标识的使用场景和业务处理流程;
d) 应定期评审数据的类别和级别,如需要变更数据的类别或级别,应依据变更审批流程执行变更。

 

 

 

 

    原文作者:风息神怒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u012260341/article/details/106305163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