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的转义字符

                                                           C语言中的转义字符

简介
在字符集中,有一类字符具有这样的特性:当从键盘上输入这个字符时,显示器上就可以显示这个字符,即输入什么就显示什么。这类字符称为可显示字符,如a、b、c、$、+和空格符等都是可显示字符。
另一类字符却没有这种特性。它们或者在键盘上找不到对应的一个键(当然可以用特殊方式输入),或者当按键以后不能显示键面上的字符。其实,这类字符是为控制作用而设计的,故称为控制字符
在C语言中,构成字符常量的控制字符必须用转义字符表示。转义字符是一种以’\’开头的字符。例如退格符用’\b’表示,换行符用’\n’表示。转义字符中的’\’表示它后面的字符已失去它原来的含义,转变成另外的特定含义。反斜杠与其后面的字符一起构成一个特定的字符。
转义字符是C语言中表示字符的一种特殊形式。转义字符以反斜杠’\’开头,后面跟一个字符或一个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表示。转义字符具有特定的含义,不同于字符原有的意义,故称转义字符。
通常使用转义字符表示ASCII码字符集中不可打印的控制字符和特定功能的字符,如用于表示字符常量的单撇号(’),用于表示字符串常量的双撇号(”)和反斜杠(\)等。例如,printf函数的格式串中用到的’\n’就是一个转义字符,其意义是“回车换行”。转义字符主要用来表示那些用一般字符不便于表示的控制代码。下表是常用的转义字符及其含义:

转义字符意义ASCII码值(十进制)
\a响铃(BEL)007
\b退格(BS) ,将当前位置移到前一列008
\f换页(FF),将当前位置移到下页开头012
\n换行(LF) ,将当前位置移到下一行开头010
\r回车(CR) ,将当前位置移到本行开头013
\t水平制表(HT) (跳到下一个TAB位置)009
\v垂直制表(VT)011
\\代表一个反斜线字符’\’092
   
\’代表一个单引号(撇号)字符039
\”代表一个双引号字符034
\0空字符(NULL)000
\ddd1到3位八进制数所代表的任意字符三位八进制
\xhh1到2位十六进制所代表的任意字符二位十六进制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C语言中有三种转义字符,它们是:一般转义字符、八进制转义字符和十六进制转义字符。
一般转义字符
这种转义字符,虽然在形式上由两个字符组成,但只代表一个字符。常用的一般转义字符为:
\a  \n  \t  \v  \b  \r  \f  \\ \’ \”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转义字符’\\’代表的反斜杠’\’、转义字符’\’’代表的字符”’和转义字符’\”‘代表的字符'”‘,其本身就是可显示字符,为什么还要对它转义呢?这是因为它们的原有的字符形式已作它用,其中单引号用作区分字符常量的括号,双引号用作区分字符串(下面将要介绍字符串)的括号,而反斜杠本身已用来表示转义字符的开头,因此必须对它们用转义字符重新声明。

八进制转义字符
它是由反斜杠’\’和随后的1~3个八进制数字构成的字符序列。例如,’\60’、’\101’、’\141’分别表示字符’0’、’A’和’a’。因为字符’0’、’A’和’a’的ASCII码的八进制值分别为60、101和141。字符集中的所有字符都可以用八进制转义字符表示。如果你愿意,可以在八进制数字前面加上一个0来表示八进制转移字符。

十六进制转义字符
它是由反斜杠’\’和字母x(或X)及随后的1~2个十六进制数字构成的字符序列。例如,’\x30’、’\x41’、’\X61’分别表示字符’0’、’A’和’a’。因为字符’0’、’A’和’a’的ASCII码的十六进制值分别为0x30、0x41和0x61。可见,字符集中的所有字符都可以用十六进制转义字符表示。

由上可知,使用八进制转义字符和十六进制转义字符,不仅可以表示控制字符,而且也可以表示可显示字符。但由于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采用的字符集可能不同,因此,为了能使所编写的程序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程序中应少用这种形式的转义字符。

使用转义字符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转义字符中只能使用小写字母,每个转义字符只能看作一个字符。
2)\v垂直制表和\f换页符对屏幕没有任何影响,但会影响打印机执行响应操作。
3)在C程序中,使用不可打印字符时,通常用转义字符表示。
4)转义字符’\0’表示空字符NULL,它的值是0。而字符’0’的ASCII码值是48。因此,空字符’\0’不是字符0。另外,空字符不等于空格字符,空格字符的ASCII码值为32而不是0。编程序时,读者应当区别清楚。
5) 如果反斜线之后的字符和它不构成转义字符,则’\’不起转义作用将被忽略。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e123_zhouwei/article/details/9074121 

    原文作者:啊大1号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a3192048/article/details/90463894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