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数组、链表、hash表

前言

本文对自己理解的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做一个记录,介绍下数组、链表、hash表的结构

学习java的同学平常最经常会使用到List、HashMap,这两个类库就是使用到了数组、链表和hash表

数组

《数据结构之数组、链表、hash表》

数据在内存中的结果如图所示,当数组长度为8时在内存中分配了连续的8个内存地址,注意是连续的。
比如说我们new String[8]就会在内存中创建8个连续长度的数组,List的底层即是使用数组的数据结构,只是把对底层数组的操作帮我们屏蔽了,使用List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手动扩容,但是底层也会存在扩容

扩容:当数组长度不够存放数据时就需要扩容,比如当数组需要从长度8扩容到16时,首先会在当前数组后面查询是否可以继续存放8个元素,如果此时无法分配8个元素,那么就会在内存中查找有16个连续地址的内存空间,然后将数据复制过去,复制的过程就需要消耗性能了

这就是数组的基本机构

数组的优缺点:

  1. 插入数据:时间复杂度O(1),当我们在数组某个位置需要插入元素时,首先我们可以查询到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内存地址,由于内存地址是连续的,比如我们需要在第8个位置插入,则可以直接找到索引为8的内存地址即可,但是如果是在中间插入则需要把后面的数据向后移动,比较耗时
  2. 查询第几个数据:时间复杂度O(1),和插入的原理一致,基于第一个内存地址即可快速查询
  3. 查询某个值的数据:时间复杂度O(n),查询某个值的数据时,只能从头到尾遍历数据再进行对比,需要遍历所有数据

链表

《数据结构之数组、链表、hash表》

链表最常见的数据结构如上图,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单向链表,即每个节点都存储了下一个节点的内存地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内存地址可以是不连续的,只需要有指针记录下一个节点的内存地址即可

链表的优缺点

  1. 插入数据:时间复杂度O(1),比如在某个数据后面插入数据,则需要把插入前数据的指针指向要插入的数据,把要插入的数据的指针指向下一个数据即可,不需要数据进行移动
  2. 查询第几个数据:时间复杂度O(n),需要遍历链表查询,因为内存地址是不连续的
  3. 查询某个值的数据:时间复杂度O(n),需要遍历链表查询

hash表

要想知道什么是哈希表,那得先了解哈希函数
hash函数: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一个对象转化成一个hash串的过程
例如你有一个String a = “test”,根据hash函数转化后得到了一个hash值为163452647274

《数据结构之数组、链表、hash表》
如上的数据结构是一个数组,创建过程为new int[8],当上述我们案例的字符串a得到hash值为163452647274后,我们把他放到数组中,那么我们是把他放到数组那个位置呢,简单的使用就是进行取模,和数组长度8进行取模,取模后值为多少就放在那个位置。

hash冲突:基于hash算法,会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多个对象必定有可能存获取到相同的hash函数,这就是hash冲突,判断一个hash函数的好坏就在于出现hash冲突的概率是否可以更低

那么出现hash冲突的后元素应该如何存放呢,一个数组位置总不能存放多个元素吧,那么就可以参考我们的hashmap了

《数据结构之数组、链表、hash表》
hashmap早期的结构就是如此,采用数组加链表的形式,当多个对象获得了相同的hash后,相同的元素就采用链表的形式进行保存。

hash表的优缺点:

  1. 插入数据:时间复杂度O(1),根据元素计算hash值,找到对应的索引位置存放即可,理论上时间复杂度可以是O(1)
  2. 查询第几个数据:数据是无序的,不支持根据插入顺序查找元素
  3. 查询某个值的数据:根据值获取的hash值到对应的索引位置查找即可,理论上时间复杂度可以是O(1)

基于上诉结构,hashmap在1.8之后采用了数组+红黑树的结构,主要是解决当链表较长了性能不佳的问题,当查找数据时如果采用链表查找,则在链表中查找的数据复杂度为O(n),改用红黑树后性能可大大提升

采用上述结构后,我们使用hashmap进行插入和查找数据时,理论上时间复杂度可以接近O(1)

以上即是笔者对于常见的几种数据结构的一些理解。

    原文作者:CRUD的W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qq_31086797/article/details/110310171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