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3 ,C4.5 CART 三种算法的优缺点

ID3 算法的核心是最大信息熵增益, 原则选择划分当前数据集的最好特征,信息熵是信息论里面的,是信息的度量方式,不确定度越大或者说越混乱,熵就越大,在建立决策树的过程中,根据特征属性划分数据,使得原本“混乱” 的数据的熵(混乱度) 减少,按照不同特征划分数据熵减少的程度会不一样,在ID3中选择熵减少程度最大的特征来划分数据(贪心) ,也就是“ 最大信息熵增益” 原则。

缺点:只能处理离散型属性,并且对倾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属性

原因: 信息增益反映的给定一个条件以后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必然是分的越细的数据集确定性更高,也就是条件熵越小,信息增益越大。

C4.5 

C4.5 算法流程与ID3 相类似,只不过将信息增益改为信息增益比,以解决偏向取值较多的属性问题,另外可以处理连续型号属性。

 

CART

CART 是一颗二叉树,采用二元切分法,每次把数据切成两份,分别进入左子树,右子树,而且每个非叶子节点都有两个孩子,所以CART 的叶子节点比非叶子多1。 相比于ID3和C4.5,CART 应用要多一些,既可以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回归,CART 分类时,使用基尼指数(Gini)来选择最好的数据分割特征,gini 描述的是纯度,与信息熵的含义相似,CART的每一次迭代都会降低GINI 系数。

相对于ID3 使用的信息增益,CART 中用于选择变量的不纯性度量是Gini 指数,总体内包含的类别越杂乱,GINI 指数就越大。(跟熵的概念很相似)。

GINI 指数: 是一种不等性度量;通常用来度量收入不平衡,可以用来度量任何不均匀分布; 是介于0-1 之间的数,0- 完全相等,1-完全不相等; 总体内包含的类别越杂乱,GINI 指数就越大( 跟熵的概念很相似)。

CART 分析步骤:

1 从根节点t=1开始,从所有可能候选S集合中搜索使不纯性降低最大的划分S*,然后划分S* 将节点1(t=1),划分成两个节点t=2和t=3;

基尼不纯度指标:

在CART 算法中。基尼不纯度表达一个随机选中的样本在子集中被分错的可能性,基尼不纯度为这个样本被选中的概率乘以它被分错的概率。当一个节点中所有样本都是一个类时,基尼不纯度为零。

离散和连续目标变量的区别:

同时,如果目标变量是标称的,并且是具有两个以上的类型,则CART 可能考虑将目标类别合并成两个超类别(双化)

如果目标变量是连续的,则CART 算法找出一组基于树的回归方程来预测目标变量。

 

 

 

 

 

    原文作者:368chen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qq_16236875/article/details/102730062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