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科技论文

对于初级研究人员,写作(中文或英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主要由于接受专业训练和培训非常少。与此同时,良好的文献发表记录是学历提升、获得经费支持、事业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出色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科研人员走向成功的关键。

首先,在正式写作之前,需要完成文献检索、数据结果整理、目标期刊选择;一般来说,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主要包含“TAIRDMR”七个部分,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引言(Introduction)、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材料与方法(Method)、参考文献(Reference),这七个部分的顺序根据杂志的要求可能会有变化,通常期刊还要求包含其他部分,例如(Achknowledgements, Conflucts of interest or authors’ contributions等)。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撰写每个部分时需要注意哪些:

Title

一个醒目悦耳的标题可以极大提高读者的兴趣,科技论文的题目往往是短语或完整的句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本研究最核心的发现用最简练的词句表示出来;这里注意选择必要的关键词时,要便于潜在读者进行检索,进而提高自己文章的影响力;有些杂志对题目的字数有明确限制,需要格外注意。

Abstract

摘要部分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简单总结文章的背景、所用研究方法和策略、得出的结果和结论。摘要内容便于读者在各种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所以要选择通俗流行的关键词;摘要的行文要简洁,信息量可以丰富同时兼顾吸引力,给潜在的读者主要信息的预先体验,并激发其阅读全文的愿望。

摘要各部分写作要点:背景—两三句话简短中肯地提一下本研究领域的概况,同时对主要研究目标进行陈述;方法—讲述所用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结果—首先列出主要结果,然后列出次要结果;结论—一句话总结你的主要发现,字数允许时,也可以同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注意摘要部分不要参考文献、不要讨论、不要有图标或其他插图。

Introduction部分

Introduction部分非常重要,写的出色可以引起编辑的兴趣,为自己的研究增加分量;该部分要简明扼要的介绍该研究的背景知识,同时提出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而逐步引出本研究开展的目的,这是为你的研究进行宣传的部分;注意介绍部分内容不要偏离主题,每句话都要有目的性,这也是杂志社限制字数的原因之一;不要担心写的内容出现重复,这也侧面反应了自己时刻清楚自己写的内容,也加深了编辑和审稿人的印象;写作时的时态也需要注意,描述现在的知识,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其他人观察到或发表过的数据时用一般过去式,描述一件事过去特定时间发生目前尚未结束时,用现在完成式,描述目前尚未确认的内容,用现在完成式,提出假设时,第一个动词用过去式,第二个动词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原有目标时,用过去式。

Results

结果部分主要是描述本研究发现了什么,没有必要描述实验或分析方法,尽量避免使用没必要的评论性短语,如“Surprisingly…”或“Interestingly…”,学会使用副标题可以帮助读者跟上本研究的思路;一般典型的结论以研究的策略开头,然后详细描述观察到的结果,参考相关的表格和插图,结果一般使用一般过去式表述。撰写结果部分时,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选择文字描述还是直接用图标表示,一般如果可以一两句话就可以介绍清楚就用文字表述,而表格通常含有关键的数据结果,让读者对研究的数据更加清晰的了解,图一般用来表示很复杂难以描述的数据、关系或者趋势等,不同的杂志对图标个数有限制,注意不要重复描述已经用图标表示过的数据。

Discussion

讨论中主要揭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重要意义,特别指出该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潜在的重要意义。讨论应该从简要回顾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开始,最好使用引言部分及方法部分同样的模式;接下来是对结果的解释,注意解释时不要简单重复或者过度解读要真实地展示你的发现。同时,将本研究的结构跟其他人的研究进行比较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任何特别出奇和有意思的发现都应该被提及;如果对同样的结果进行了多重数据干预和分析,讨论时不应该仅关注某个结果,而应该解释结果的总体意义;讨论部分经常会提及其他人的研究,记住不要过分指责其他研究的缺陷,而应该多强调本研究的亮点和优势。讨论部分很容易偏离主题,请本领域专家前辈过目指点一下将有助于避免这些陷阱。应该强调本研究产生了哪些新的证据或新的知识,同时讨论本研究是否与引言中介绍背景时的“知识空白”相呼应;不要担心展示阴性的结果,只要你的研究是精心设计的,就要对可靠的数据充满自信。你可以指出你的结果对实践有哪些影响,同时指出未来研究的潜在路径,特别是如果研究中发现一些次要研究目标,可能形成新的假设。综合讨论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可以提升编辑的好感,一方面让审稿专家知道你意识到了本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为反馈这些问题做好准备。

    原文作者:xuetuxiaoli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xuetuxiaoli/article/details/124561555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