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

聚类分析是数据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课题。他的作用是将大量的无标签数据通过计算,自动为其标注标签。众所周知,这一点是区别于数据分类技术的。而现实的场景中,无标签的数据显然多于有标签数据,因此,我在这里也是先说聚类,后面的博文,再说分类。

聚类的目的,是要将数据归为不同的类,基本原则是要相近的数据尽量归为一类,而不同类之间的数据则要尽量有比较大的差别。

说到聚类,当然最先想到的就是k-means算法。它不仅是最简单的聚类算法,也是最普及且最常用的。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形心的划分数据的方法。我们给定一个数据集 D ,以及要划分的簇数 k ,就能通过该算法将数据集划分为 k 个簇。一般来说,每个数据项只能属于其中一个簇。具体方法可以这样描述:

  1. 假设数据集在一个 m 维的欧式空间中,我们初始时,可随机选择 k 个数据项作为这 k 个簇的形心 Ci,i{1,2,k} ,每个簇心代表的其实是一个簇,也就是一组数据项构成的集合。然后对所有的 n 个数据项,计算这些数据项与 Ci 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在欧式空间中,数据项之间的距离用欧式距离表示)。比如对于数据项 Dj,j{1,n} ,它与其中的一个簇心 Ci 最近,则将 Dj 归类为簇 Ci .
  2. 通过上面这一步,我们就初步将 D 划分为 k 个类了。现在重新计算这 k 个类的形心。方法是计算类中所有数据项的各个维度的均值。这样,构成一个新的形心,并且更新这个类的形心。每个类都这样计算一次,更新形心。
  3. 对上一步计算得到的新的形心,重复进行第(1),(2)步的工作,直到各个类的形心不再变化为止。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展示k-means的细节。

我们来处理一个简单的二维平面上的聚类问题。数据集为:A1(2, 10), A2(2, 5), A3(8, 4), B1(5, 8), B2(7, 5), B3(6, 4), C1(1, 2), C2(4,9),如图Fig.1:

《聚类分析: k-means算法》

现在,我们选择:A1, B1, C1三个点作为初始的簇心,将这个数据集分成三类。

第一步,令所有数据点选择距离他们最近的簇心,并且执行归类:归类的结果如图Fig.1中虚线所圈出来的那样:

第二步,更新簇心,重新计算距离,再次执行归类,结果如图Fig.2所示,图中,我用红色*号表示簇心:

《聚类分析: k-means算法》

第三步,重复进行前两步,直到簇心不在变更为止,最终,得到Fig.3中所示的聚类结果,图中,我用红色*号表示簇心:

《聚类分析: k-means算法》

可见,整个算法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初始簇心的选择有时候会影响最终的聚类结果,所以,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会选用不同的数据作为初始簇心,多次执行k-means算法。

由于篇幅限制,详细的实现代码我在我的github主页中给出:kmeans,这里省略。

最后,我们对k-means算法作简要分析:

  1. 时间复杂度: O(nkt) ,其中, n 为数据项个数, k 为要聚类成的簇数, t 为迭代次数。而通常, k<<n ,所以,对于大数据集,k-means算法相对可伸缩,且有效。
  2. 局限性:k-means算法有其相应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明白这些缺点,才能避免不正确的使用:
    • 只能应用于可计算均值的数据,比如对于一些标称属性的数据,就不能使用k-means。所以,后来人们设计了k-众数算法,来解决对于标称属性数据的聚类;
    • 必须事先给出要生成的簇数 k ,而实际上我们大多时候并不知道这些数据应该生成的簇数,后来ISODATA算法通过类的自动合并和分裂,得到较为合理的类型数目k;
    • 前面已经说过,k-means对于初始点的选择很重要,不同初始点,会导致不同效果的聚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means++算法应运而生。

k-means算法的在线模式

上面介绍的k-means算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又叫它“批处理模式”,因为每次为数据点分配簇的时候,我们都是将所有的数据点按照当前固定的簇中心分配,最后再统一更新簇中心。

现在我简单介绍一种效果更好的k-means算法,也被称为“k-means算法的在线模式”。它比“批处理”模式更适用于一般的文本数据聚类。

在线模式的基本思路与原始的批处理方法非常相近。唯一不同的一点是在对于每个数据点分配簇之后,立即更新簇中心,然后调整分配结果,直到簇中心不改变为止。在处理下一个数据点。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 随机选择 k 个数据点作为簇中心;
  • 依次遍历每个数据点,每一次遍历(设当前遍历到的数据点为 Di )执行下面两步操作:
    1. 计算得到距离 Di 最近的簇心,将 Di 分配给这个簇;
    2. 立即更新簇心(其实,全部的 k 个簇中,只有这一个簇需要更新簇心)
    3. 循环执行前两步,直到簇心不再改变位置(此时,这个数据点属于哪个簇其实固定了)
  • 遍历完所有的数据点,也就完成了聚类;

k-means++算法

k-means++是k-means的变形,通过小心选择初始簇心,来获得较快的收敛速度以及聚类结果的质量,本文中,我们将简单介绍k-means++. 首先,一定要先理解k-means++的原理。

它是这样去做的:先随机选择一个数据项作为第一个初始的簇心(当然,最终我们要选择 k 个),根据这1个簇心,我们通过一系列计算,获得第2个簇心,再根据这2个簇心,通过计算获得第3个簇心。。。以此类推,最终,获得全部的 k 个簇心,然后,再按照上面k-means的做法,做聚类分析。其中,至于下一个簇心的选择需要经过怎样的计算,我们放到后面再说。现在需要明白的是,通过增加合理计算的方式,我们不再是随机选取 k 个簇心作为初始值,而是通过一种迭代算法,合理选择簇心。

那么究竟怎样的选择就是合理的选择呢?在此我们有这样一个原则:假设现在已经选择了 r 个簇心,要接着选取第 r+1 个簇心。那么当然是应该选择距离其簇心较远的数据点当新的簇心。可以脑补这样一个场景: r 个簇心,每个数据点都对应着且只对应着一个簇心,这个簇心当然是相对于其他 r1 个簇心来说,是距离这个数据点最近的。于是每个点,都与其簇心有条连线,连线的长度就是这个数据点到簇心的距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选择距离其簇心距离较大的那个数据点。

你可能会说,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应该是选择距离“最大”的才对,为什么选择距离“较大”的呢?那是因为这里面可能会存在数据噪声的问题,也可能由于我们至少第一个簇心的选择还是随机的缘故,导致如果这样每次都“精确”选择,反而最终的聚类效果不佳。所以,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选择“较大”,而非“最大”。当然,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k-means++即使比传统的k-means更好,却依然是一种启发式的算法,不能说这种做法最终的结果就一定是最优的。

现在的问题就全部集中在如何选择离簇心距离“较大”的数据点了。假设,现在将所有的数据点与其对应簇心连接,那么会构成 n 条连线( n 是数据项的个数,自己与自己连接的情况,可以看做是构成了一条长度为0的线),我们记这 n 条连线的长度为 Dis1,Dis2,Disn ,然后把这 n 条连线按随机的顺序,首尾相连,构成一条长度为 Disi 的连线,然后现在随机抛出一点,落在这条“总线”上,那么显然,落在距离较长的线上的概率更高一些,如Fig.4所示,假设 D1,D2,D3 距离其对应簇心的长度分别是1, 2, 3,那当然是落在 Dis3 上的概率最高了。选择下一簇心的具体方法操作如下:

《聚类分析: k-means算法》

  1. 对已经选出作为簇心的 r 个点( r<k ),计算数据集中每个数据项应该归类的簇,以及距离
  2. 将这 n 个距离求和,得到sum(Dis_i),然后随机选取一个小于sum(Dis_i)的值Random
  3. 令Random依次减去 Disi ,Random -= Disi ,直到Random <= 0为止,此时,Random减去的 Disi 所对应的数据项就是新的簇心。

综上,k-means++算法步骤如下:

  1. 随机选择一个数据项,作为第一个簇心
  2. 根据选择下一个簇心的操作方法(上面列出的3步),选择下一簇心
  3. 重复步骤2,直到得到全部的 k 个簇心

k-means++虽然在初始簇心的选择上比k-means更优,但是依然也有缺陷,比如,下一个簇心的选择总是依赖于已有的簇心,后来k-means||算法,改进了这一缺点,这里就不再做过多介绍了。

k-means++算法和前面k-means算法的全部代码以及测试数据我都放在了github上:kmeans,欢迎参考指正。

    原文作者:聚类算法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guoziqing506/article/details/59057427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