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Bilibili
作为一台在17年6月发布的便携式无人机,Spark是相当成功的,一经发布成功吊打了当时三千至四千价位的所有竞品。虽然使用了塑料材质的外壳,但依旧具有品质感;主体为灰色,顶盖部分可以选择多种颜色,红,绿,蓝,白色,以及我手中的黄色。机身前部是一个在现在依旧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传感器区域。不同于Mavic Air或Pro 2代位于左右两侧的双目视觉传感器,Spark的3D传感系统为一个整体。小巧,可能是它最大的特点了。机身主体约等于一台iPhone 5S;加上四个旋翼也还是可以和飓风灯比划比划。但是它不能折叠的特性使它的旅行体积大于Mavic Air, 约等于Mavic Pro,但依然使它成为了大疆无人机中飞行时体积最小的无人机(除了Tello)。但其也达到了295g的重量,在国内需要实名制注册。
大家都知道,许多厂商宣传的内容,都是有待考究的;当然只要不是无中生有,便也可以理解。那么我们也对着最高时速50km/h, 这个我在运动模式顺风真的飞出来过,不过在这种速度下,想急停或是转向都有挺大的延迟,拍出来的视频也有穿越机图传的感觉。而如果想要稳定的拍跟车戏,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了。
传说中的遥控器的2000m的图传,一般能飞出500m,就会失去图传信号。而在城市这种干扰较多的地方,一二百米已经是极限了。当然啦,为了安全;并不推荐超视距飞行,所以这个距离也算是够用了
宣传中说的16分钟的电池续航,实际情况下在13min左右电量将低至5%,而后强制降落。如果在拍摄前做好规划,或者是拿另一块电池先飞一遍试试。要说16分钟够不够呢,我会说:过几个月,绝对够,因为会冻得不想出门。
当然啦,拥有了自己的伊卡洛斯之后,自然要用它的眼睛去记录些东西了。首先抛出结论,Spark的画质在2019年绝对是过时的。1/2.3英寸1200w像素的图像传感器,理论上能够拥有Mavic Pro一代的画质,除了不能拍RAW。硬件上在今年年初已经全面落后手机上的imx586等大底CMOS;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用它拍出来的照片,没有手机上那种过度锐化的痕迹;饱和度对比度不高,相比手机依然具有更好的后期空间。当然了,和Mavic Pro 2的一英寸大底相比。。。哎呀对不起标错了。如果扣细节能发现画质的差距,但是发发朋友圈装逼的话是足够的。
视频性能是一台设备的图像处理能力的标准。在除了某厂外旗舰手机都能做到4k60帧的今天,用着只有裁切过的24mbps 1080p30帧,没有D-Log的它,浑身难受。码率并不算高,在白天来拍网络视频素材刚刚够用,但是逆光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丢掉高光和暗部细节。 仅有的两轴云台,导致横向运镜只能依靠电子防抖,十分生硬。清晨或者傍晚也能轻松地发现电子防抖代表性的虚影。如果想要手动运镜,推荐只做上下前后的飞行。
Spark是大疆第一次在无人机里面加入“掌控模式”。当然大部分的智能模式,也就是刚刚拿到机器时会玩一玩,或者是和别人炫耀时偶尔用到。像掌控模式什么的,基本也只能拿来自拍。我最喜欢的模式呢,是自动追踪功能。它可以让你解放双手,也可以拍出相对平顺的环绕画面。我也很喜欢自动全景,可以自动拍出多张照片,再拼合成一张超广角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软件方面,DJI Go 4加上大疆的飞控绝对是成功的。我不止一次将它飞丢信号,然后它都能做到自动返航。在空中悬停时也是相当的稳定。当然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在没有GPS信号,指南针异常或未校准的情况下起飞。这时候Spark只会进入姿态模式,如果离地过高,经常会向一个方向飘,相当危险(当然其他无人机也会这样)。当然如果能做到每次起飞之前校准指南针,这些都不是问题。
对于2019年Spark值不值得购买的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不值得。不管你的预算有多低。对于无人机这类科技爱好者来说,现在Spark价格可以让你入门穿越机等等更具有技术性的玩具。而对于刚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我只想说,航拍只是你的视频中的点睛之笔,而不是必要甚至主要。因为三轴云台的缺失使得它并不能代替走地机,而它的价格也已经能入手一套m50拍摄Vlog了。但是,它依然是,而且将会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器材。
尾巴
这期视频是我第一个严肃的评测视频,本来是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写好了稿子,但在看了何同学和跃琨的新视频之后,删改了很多内容,于是一直拖到现在才把它拍了出来。
在刚刚拿到Spark时,我也只是将它当成一个会拍照的高级玩具。那时候每次起飞只知道去拉距,去试图飞到500米高空鸟瞰世界。那时候也不懂得构图啊调色什么的,起飞之后直接按下录像键直到低电量降落,不过依然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高中毕业将近,而我又想给研讨会的演讲增添些色彩。于是花了几天学起视频剪辑,学会了如何用AE进行超级转场,摄像机跟踪,调色。后来这一小段视频不仅出现在了我的演讲中,稍加修改后也成为面向全校的高年级结业报告展会的预告片。
之后我便开始了系统地学习,开始利用手上现有的设备开始进行视频创作。虽然设备的画质都不算高,但是随着我逐渐发现,照片和视频的核心并不是画质有多高,而是通过它的能够表达多少内容。
今天很多的无反相机,甚至手机的信息记录能力,甚至超过了十多年前的专业摄像机。但是,当年用着“过时”的设备拍出来的电影,却能够成为了经典。今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登月第一人》,其使用的16mm胶片,如果真的比“大底”的话是要被用着全画幅的器材党笑话的。每年使用苹果用iPhone拍摄的新年短片《三分钟》,《一个桶》,也能让人们回味无穷。Casey使用被器材党戏称“牙膏厂”佳能的80D穿梭在街头,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视频作者之一。没错,拥有更高级的设备,或许可以让作品拥有更好的画质,多些创作的可能性,然而最好的设备,永远是你身边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