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学习笔记

简介

Docker 属于 Linux 容器的一种封装,提供简单易用的容器使用接口。它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容器解决方案。

Docker 将应用程序与该程序的依赖,打包在一个文件里面。运行这个文件,就会生成一个虚拟容器。程序在这个虚拟容器里运行,就好像在真实的物理机上运行一样。有了 Docker,就不用担心环境问题。

总体来说,Docker 的接口相当简单,用户可以方便地创建和使用容器,把自己的应用放入容器。容器还可以进行版本管理、复制、分享、修改,就像管理普通的代码一样。

用途

Docker 的主要用途,目前有三大类。

(1)提供一次性的环境。比如,本地测试他人的软件、持续集成的时候提供单元测试和构建的环境。

(2)提供弹性的云服务。因为 Docker 容器可以随开随关,很适合动态扩容和缩容。

(3)组建微服务架构。通过多个容器,一台机器可以跑多个服务,因此在本机就可以模拟出微服务架构。

三个核心

  • Image:和 windows 的那种 iso 镜像相比,Docker 中的镜像是分层的,可复用的,而非简单的一堆文件迭在一起(类似于一个压缩包的源码和一个 git 仓库的区别)。
  • Container: 容器的存在离不开镜像的支持,他是镜像运行时的一个载体(类似于实例和类的关系)。依托 Docker 的虚拟化技术,给容器创建了独立的端口、进程、文件等“空间”,Container 就是一个与宿机隔离 “容器”。容器可宿主机之间可以进行 port、volumes、network 等的通信。
  • Repository: Docker 的仓库和 git 的仓库比较相似,拥有仓库名、tag。在本地构建完镜像之后,即可通过仓库进行镜像的分发。常用的 Docker hub 有 https://hub.docker.com/https://cr.console.aliyun.com/ 等。

常用命令

1.查看docker版本
docker version

2.启动本机的docker服务
service docker start

3.列出本机的所有 image 文件
docker images
或者
docker image ls

4.删除 image 文件
docker rmi [imageName]

5.将 image 文件从远程仓库抓取到本地
docker pull hello-world

6.列出本机正在运行的容器
docker ps
或者
docker container ls

7.列出本机所有容器,包括终止运行的容器
docker container ls --all

8.运行这个image文件
docker run hello-world

9.终止运行某个docker容器
docker kill [containID]

10.终止运行的容器文件,依然会占据硬盘空间,可以使用docker rm命令删除
docker rm [containerID]

11.运行这个image文件,并把容器的3000端口映射到本机8000端口,同时映射shell在本地可以输入命令行
docker run -p 8000:3000 -it koa-demo /bin/bash

-p参数:容器的 3000 端口映射到本机的 8000 端口。

-it参数:容器的 Shell 映射到当前的 Shell,然后你在本机窗口输入的命令,就会传入容器。

koa-demo:0.0.1:image 文件的名字(如果有标签,还需要提供标签,默认是 > latest 标签)。

/bin/bash:容器启动以后,内部第一个执行的命令。这里是启动 Bash,保证用户可以使用 Shell。

12.创建image文件
docker build -t koa-demo .

-t参数用来指定
image 文件的名字,后面还可以用冒号指定标签。如果不指定,默认的标签就是
latest。最后的那个点表示
Dockerfile 文件所在的路径,上例是当前路径,所以是一个点。

13.登陆远程仓库
docker login

14.为本地的 image 标注用户名和版本
docker tag [imageName] [username]/[repository]:[tag]
docker tag koa-demos:0.0.1 ruanyf/koa-demos:0.0.1

15.发布 image 文件
docker push [username]/[repository]:[tag]

16.新建容器,每运行一次,就会新建一个容器
docker start [containerID]

同样的命令运行两次,就会生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容器文件。如果希望重复使用容器,就要使用
docker start命令,它用来启动已经生成、已经停止运行的容器文件。

17.查看 docker 容器的输出,即容器里面 Shell 的标准输出
docker logs [containerID]

如果docker run命令运行容器的时候,没有使用-it参数,就要用这个命令查看输出。

18.用于进入一个正在运行的 docker 容器
docker exec -it [containerID] /bin/bash
或者
docker exec -it [containerID] /bin/bash

如果
docker run命令运行容器的时候,没有使用
-it参数,就要用这个命令进入容器。一旦进入了容器,就可以在容器的
Shell 执行命令了。

19.从正在运行的 Docker 容器里面,将文件拷贝到本机
docker cp [containID]:[/path/to/file] .

制作自己的 Docker 容器

编写.dockerignore

.git
node_modules
npm-debug.log

上面代码表示,这三个路径要排除,不要打包进入 image 文件。如果你没有路径要排除,这个文件可以不新建。

编写 Dockerfile 文件

FROM node:8.4
COPY . /app
WORKDIR /app
RUN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EXPOSE 3000
CMD node demos/index.js

FROM node:8.4:该
image 文件继承官方的
node image,冒号表示标签,这里标签是8.4,即8.4版本的 node。

COPY . /app: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除了
.dockerignore排除的路径),都拷贝进入
image 文件的
/app目录。

WORKDIR /app:指定接下来的工作路径为/app。

RUN npm install:在
/app目录下,运行
npm install命令安装依赖。注意,安装后所有的依赖,都将打包进入 image 文件。

EXPOSE 3000:将容器
3000 端口暴露出来, 允许外部连接这个端口。

CMD node demos/index.js:表示容器启动后自动执行
node demos/index.js

PSRUN命令与CMD命令的区别:简单说,RUN命令在 image 文件的构建阶段执行,执行结果都会打包进入 image 文件;
CMD命令则是在容器启动后执行。另外,一个 Dockerfile 可以包含多个RUN命令,但是只能有一个CMD命令。

注意,指定了CMD命令以后,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就不能附加命令了(比如前面的/bin/bash),否则它会覆盖CMD命令。

创建image文件

docker build -t koa-demo:0.0.1 .

-t参数用来指定
image 文件的名字,后面还可以用冒号指定标签。如果不指定,默认的标签就是
latest

最后的那个点表示
Dockerfile 文件所在的路径,上例是当前路径,所以是一个点。

创建成功后,运行 docker image ls 可以看到新生成的image文件koa-demo

生成容器

docker run -p 8000:3000 -it koa-demo:0.0.1 /bin/bash

-p参数:容器的
3000 端口映射到本机的
8000 端口。

-it参数:容器的
Shell 映射到当前的
Shell,然后你在本机窗口输入的命令,就会传入容器。

koa-demo:0.0.1
image 文件的名字(如果有标签,还需要提供标签,默认是 latest 标签)。

/bin/bash:容器启动以后,内部第一个执行的命令。这里是启动
Bash,保证用户可以使用
Shell

如果一切正常,运行上面的命令以后,就会返回一个命令行提示符,你可以在上面启动node服务。

root@66d80f4aaf1e:/app#

发布 image 文件

1.去 hub.docker.comcloud.docker.com 注册一个账户。然后,用下面的命令登录。

docker login

2.为本地的 image 标注用户名和版本

docker tag [imageName] [username]/[repository]:[tag]

3.发布 image 文件

docker push [username]/[repository]:[tag]

发布成功以后,登录 hub.docker.comcloud.docker.com ,就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 image 文件。

参考链接

    原文作者:an_l
    原文地址: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4429079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