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都要了解的redis持久化~

redis作为典型的nosql数据库,其拥有两种持久化的方案,分别是RDB (Redis DataBase)和 AOF (Append Only File)接下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的配置操作等。

一、RDB详解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的方案,是以快照的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不断写入磁盘。详细描述过程是: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则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当中,同时在指定的相关目录下生成dump.rbd文件,然后redis重启的时候,会加载该文件,恢复数据

1.1、从配置文件看rbd相关的配置

我们打开redis.conf文件,可以找到SNAPSHOTTING 快照这部分对应的内容

1.1.1、RDB核心的配置规则

#save <seconds> <changes>
#   save ""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解读:其中save <seconds> <changes>这一行第一个参数是seconds 表示的时间间隔,第二个参数表示是执行指定次数更新操作,
redis的默认配置时间有三个:分别是900秒内1个更改,300秒内10个更改,60秒内10000个更改,则将内存中的数据快照写入磁盘。

如果不想用RDB的方案,可以将save ""去掉注释,官方默认的的加上注释。

1.1.2、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官方默认的是:

dbfilename dump.rdb

1.1.3、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的目录,官方默认的是:

dir ./

1.1.4、默认开启数据压缩

# Compress string objects using LZF when dump .rdb databases?
# For default that's set to 'yes' as it's almost always a win.
# If you want to save some CPU in the saving child set it to 'no' but
# the dataset will likely be bigger if you have compressible values or keys.

rdbcompression yes

解答:配置存储.rdb数据库的时候,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的rbd会采用lzf的压缩方式,但是会占用cpu的,如果关闭的话,当前数据库文件会边的巨大。

1.2 触发RBD快照

  • 1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
  • 2 执行save(阻塞, 只管保存快照,其他的等待) 或者是bgsave (异步)命令
  • 3 执行flushall 命令,清空数据库所有数据,意义不大。
  • 4 执行shutdown 命令,保证服务器正常关闭且不丢失任何数据,意义…也不大。

1.3 通过RDB文件恢复数据

将dump.rdb 文件拷贝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重启redis服务即可。在实际开发中,一般会考虑到物理机硬盘损坏情况,选择备份dump.rdb 。可以从下面的操作演示中可以体会到。

1.4 RDB的优缺点

1.4.1 优点

  • 1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 2 如果业务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RDB是很好的选择。

1.4.2 缺点:

  • 1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高,因为RDB可能在最后一次备份时宕机了。
  • 2 备份时占用内存,因为Redis 在备份时会独立创建一个子进程,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此时内存中的数据是原来的两倍哦),最后再将临时文件替换之前的备份文件。

所以Redis 的持久化和数据的恢复要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执行是比较合理的。

二、AOF详解

AOF:redis默认不开启,它是为了弥补RDB的数据不一致性,采用了日志的形式记录每一个写操作,并且追加到文件中。当redis重启会根据日志的内容将写的指令从前到后按照顺序执行一次,从而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2.1 从配置文件了解AOF

打开 redis.conf 文件,找到 APPEND ONLY MODE 对应内容

2.1.1 redis 默认关闭,开启需要手动把no改为yes

appendonly yes

2.1.2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 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1.3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

#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解说:

  • always:同步持久化,每次发生数据变化会立刻写入到磁盘中。性能较差当数据完整性比较好(慢,安全)
  • everysec:出厂默认推荐,每秒异步记录一次(默认值)
  • no:不同步

2.1.4 配置重写触发机制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解说:当AOF文件大小是上次rewrite后大小的一倍且文件大于64M时触发。一般都设置为3G,64M太小了。

2.2 触发AOF快照

根据配置文件触发,可以是每次执行触发,可以是每秒触发,可以不同步。

2.3 根据AOF文件恢复数据

正常情况下,将appendonly.aof 文件拷贝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重启redis服务即可。但在实际开发中,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appendonly.aof 文件格式异常,从而导致数据还原失败,可以通过命令redis-check-aof –fix appendonly.aof 进行修复 。从下面的操作演示中体会。

2.4 AOF的重写机制

前面也说到了,AOF的工作原理是将写操作追加到文件中,文件的冗余内容会越来越多。所以聪明的 Redis 新增了重写机制。当AOF文件的大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Redis就会对AOF文件的内容压缩。

重写的原理:Redis 会fork出一条新进程,读取内存中的数据,并重新写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并没有读取旧文件。最后替换旧的aof文件。

触发机制:当AOF文件大小是上次rewrite后大小的一倍且文件大于64M时触发。这里的“一倍”和“64M” 可以通过配置文件修改。

2.5 AOF 的优缺点

优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更高
缺点:因为AOF记录的内容多,文件会越来越大,数据恢复也会越来越慢。

==多说一句==

  • 问: 如果rdb文件,和aof文件都存在,优先用谁来恢复数据?
    答: aof
  • 恢复时rdb和aof哪个恢复的快
    答: rdb快,因为其是数据的内存映射,直接载入到内存,而aof是命令,需要逐条执行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喝醉的清茶

《技术人都要了解的redis持久化~》

    原文作者:喝醉的清茶
    原文地址: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5750985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