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信)邮储银行区块链托管系统落地思考

链接:智信原创 2017-03-21 揭秘:邮储银行区块链托管系统落地思考
作者: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沈修远 李豪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国内金融机构完成区块链项目的PoC验证(Proof of Concept,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书本上的技术终于开始走下神坛。然而作为新兴技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还缺乏可靠的实践数据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也导致了机构对于区块链技术应用存在诸多误解。本文将结合国内首个区块链托管应用—邮储银行区块链托管系统项目的建设经验试作解析。

一、如何选出区块链应用场景?

做好技术认知+业务认知

区块链平台成功落地需要做好两个认知:

  • 对业务需求的认知:决定系统能否解决业务痛点,并无缝嵌入业务环节中;
  • 对技术边界的认知:帮助规避业务端不切实际的需求,并为未来的系统迭代升级做好规划。

(一)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对新技术要有正确的认知

任何对新技术的理解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1. 从最初的怀疑—
  2. 随大流似的盲目追捧—
  3. 碰壁后再怀疑—
  4. 最后到真正理解。

根据对区块链技术涉水时间的早晚,机构对业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

  • 有的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噱头,或者认为区块链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 有的对技术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认为区块链可以在短期内颠覆现有的中心化体系。

然而区块链远非万能,不要说颠覆,就是很多实际的业务问题也不是短期可以完全解决的。

最简单的例子,使用了区块链系统能否保证交易信息的100%安全?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链中的数据很难被篡改,但是如果数据的源头存在造假,依然会导致整个链条上的信息虚假,这些问题的来源已久,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技术改造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

(二)业务认知:业务痛点的根源在哪?

阻碍区块链落地的另一大困难在于场景选择,金融机构的业务繁多,似乎每个业务都有一定需求,然而也都有各自的不靠谱。由于区块链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场景选择还没有约定俗成的标准,但以下若干问题是必须深入思考的。

  1. 场景是否涉及到了多个参与方
    区块链的本质是要服务多方,场景跨域的节点越多,业务的实践越有意义,如果仅仅是在机构内部做一个私有系统,其必要性不大。从商业模式上看,比较典型的多方交互业务大致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交易属性,就是原来在A机构登记的产品没办法在B机构买卖,需要构建一个可信的网络,让所有的机构都在这个网络连做点对点的流通;第二个属性是存证属性,每一张存证是什么时间由谁写进来的?完善的信息记录代表着信用水平。

  2. 场景的痛点在哪里?产生痛点的根源是市场因素还是不可抗力?
    区块链的优势在于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场景需要有信用成本较高的痛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业务中多方开展合作的信用成本很高,但要注意辨别这些成本到底是因为监管部门和政策造成的,还是因为商业合作本身造成的,前者属于不可抗力,或者已经有权威机构担任中心角色,不适合市场参与者另起炉灶。只有商业合作造成的信息不透明才适合使用区块链。

  3. 是否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场景选择需遵循一个原则,只要能找到廉价替代方案的,就不考虑使用区块链技术。合适的应用场景最好是用现有技术很难改变的,区块链的特性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相反如果非要在长期以来运行良好的业务中用成本更高的分布式账本,可能是“杀鸡焉用宰牛刀”了。

  4. 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但布局要目光长远
    区块链系统的部署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最开始解决的问题多是具体而简单的。从目前来看,区块链的成熟的应用即便在全球范围看都很稀缺,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项目初期就覆盖业务全流程。当然场景选择也不是越简单越好,还要考虑业务价值的大小和发展空间,从最简单的做起,后面有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开展工程。

  5. 最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应尽量避免高频交易领域
    目前区块链系统对交易的确认时间通常可以达到秒级,然而随着区块链中节点数目的上升,其确认时间和吞吐性能可能快速下降。对于那些参与方众多,且对效率有极高要求的场内交易业务,暂时都可以不考虑区块链技术。

二、区块链技术落地的中国样本

邮储银行区块链托管系统

(一)项目概览

2017年元旦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宣布,携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实现了信息多方实时共享,免去重复信用校验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约60-80%,成为国内最早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

(二)场景选择

邮储银行的区块链项目并非一开始就明确定位在托管领域,而是经历了一个项目组和业务部门反复交流的过程,整个项目大约60%时间都用在了前期沟通上

  1. 普及概念,降低沟通成本
    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莫过于了解业务部门需求,但相对应的,业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能力边界要有基本的了解,否则所反馈的需求要么是泛泛之谈无法落地,要么是毫无边际超出了系统的实际能力。因此项目组首先进行了知识普及,向业务部门介绍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场景,解决基本的概念认知问题,便于后期和各部门进行沟通。

  2. 最终锁定托管业务
    项目组经过评估后最终选定了托管业务,原因如下:

  • 从业务发展空间来看,托管业务的发展速度较快,至2016年底已经达到4万亿的规模,是邮储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 从业务特性来看,在托管业务场景中往往涉及到多方参与,但是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目前都没有交互,需要进行反复的认证校验。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共享账本可以省去对账环节,而托管业务较低的交易频率也不会被区块链技术的效率瓶颈所约束。
  1. 联合访谈托管业务上下游,确定项目建设要点
    确定托管业务后,为了将潜在业务转化为项目实施的落脚点,项目组需要在开发团队和业务人员中间起到桥梁和中介的作用。项目组采用联合访谈的模式,把相关上下游有关的业务部门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其目的不仅在于找到每一个部门自身的业务痛点,更要找到上下游衔接的时候部门之间的问题,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希望对方做,而对方没有做到的?通过多次共同迭代下来,项目组捕获了一些单独访谈拿不到的业务需求,再从中梳理项目建设的要点。

  2. 确定项目边界
    项目建设有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上文所提的确定需求,另外一个则是拿到需求之后,要确定项目的边界,要知道什么是要值得花力气去实现的,而什么是暂时不能去做的。有些涉及到监管合规性的问题,这部分就不可以去触碰;还有的适宜做成长远规划,可以通过一期二期三期来迭代实现,而不宜在一期就一次到位。比如托管业务中资金和账户的交互,清算结算的环节可能就不适合最先来做,因为涉及到要跟现有的一些系统做衔接。相对来说托管系统一期较为合适的边界是定在合规确认方面,换言之,首先解决的是人和人沟通的信息交互问题,第二阶段再考虑做更多业务的集成

(三)项目落地效果

  1. 传统的托管业务流程费时费力
    在传统的托管业务流程中,首先是由委托人(银行资产管理部)订立相关的投资计划,将投资计划的相关条款、投资的范围合约发给管理人、投顾和托管人三方进行确认签约。签约完成后进入产品的管理运作环节,由投资顾问发起交易,以前主要是通过电话、传真将投资指令发给委托人,委托人同意后反馈给投资顾问,投资顾问把指令发给管理人,管理人会再向委托人确认是否合规,最终才能把交易指令发给托管人,托管人进行最后的资金划拨操作。在整个过程中,信用被多次往返传递、多次校验,过程费时费力

  2. 区块链托管系统
    项目组通过区块链系统把相关的流程进行了简化和优化

  • 通过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对多方已经形成共识的合约内容自动化执行;
  • 黑白灰投资规则对投资进行判断,
  • 再用共享账本技术实现多方信息共享,从而大大减少了业务环节中的重复校验。

参考:

2017-01-10 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701/Py3TV3q7FgXveHQZ.html 携手IBM,邮储银行将区块链植入资产托管系统(温晓桦@雷锋网认证作者)

导语:中国邮储银行携手IBM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但非官方说的“为中国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成功用于核心业务系统”。

2017-02-01 http://www.btc38.com/news/2017/2/13231.html 尚属首例!邮储银行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上线3个月

目前,该系统自2016年10月上线以来,已完成100多笔交易,将原有业务流程缩短了约60%-80%。当前参与主体共4个,主要来自券商和基金

五大主体参与的资产托管业务场景中,邮储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中间环节的缩减、交易成本的降低技术,但真实的应用却少之又少,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邮储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希望有更多银行加入,共同完善构建区块链技术的金融生态体系,令商业环境更加高效。”

2017-02-22 http://ydy.chinapost.com.cn/html1/report/17026/1786-1.htm邮储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贺冠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息科技部)

其中的技术创新亮点:

  1. 一是分布式共享账本实现了账本信息和流程事件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多次信任校验的过程,减少了原有业务环节的60%~80%,有效解决了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也方便监管和审计。
  2. 二是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把资本计划的投资合规校验要求放在区块链上,并确保每笔交易都在各方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实现了投资指令的智能判断和监管。
  3. 三是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的P2P网络技术,实现了跨机构业务信任的流转、驱动流程以及合约、交易的达成。
  4. 四是隐私保护,可以让交易参与方在快速共享必要信息的同时,保护账户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参考:

2016-08-30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业务应用设想,《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6期,作者谭昶(平安银行托管事业部)
2017-01-10 中国邮储银行携手IBM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

    原文作者:大圣2017
    原文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008a4f5fe913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