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

凡是史书上有传的,一生大都显得波澜壮阔。把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压缩在几千字、千把字乃至几百个字之中,就显得处处奇峰突起、波诡云谲,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晚饭前,拿了一本《史记》,随手一翻,翻到了《魏豹彭越列传》,随意读了起来,一会儿功夫就读完了,看看时间尚早,就接着又读了一篇《黥布列传》。两篇列传,三个主人公,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

这三个人都是楚汉之际的重要人物,三个人都被刘邦封过王,其中魏豹、黥布还被项羽封过王,最后,都在和刘邦经历过一个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为刘邦所杀。从蜜月期到被杀,在现实中都有长短不等的一段时间,期间可能有无数甜蜜的日子,但是,到了司马迁笔下,前后就一二百字,衔接得特别紧凑,紧凑得让人有点透不过气。

魏豹和刘邦交往不多,功劳不大,且不说他。彭越和黥布则是刘邦开国之时,韩信之外因军功而封的两个异姓王,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项对峙之际,彭越在后方牵制了项羽很大的精力,黥布本来是项羽倚重的大将,投靠刘邦后让项羽几个月时间没法全力攻击刘邦,为刘邦最终击败项羽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间。当刘邦需要他们鼎力相助的时候,对他们不惜甘言厚币、裂地封王,待遇不可谓不厚,可是刘邦一旦打败了项羽,他们立即变成了刘邦的心腹之患,刘邦必欲除之而后快。刘邦铲除彭越,罪名是谋反,这在彭越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冤枉。汉高祖十年,刘邦讨伐陈稀,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了几千兵马随刘邦征伐陈稀。刘邦对此很不高兴,就派了一个使者去责备彭越。彭越这时已经吓破了胆子,部下劝他谋反,彭越根本没有胆量,继续称病,不敢面见刘邦。这时,刘邦派了一个使者突然袭击,就把彭越抓捕了,想要以谋反治彭越之罪。彭越自辩无罪,最后,刘邦赦免了彭越死罪,发配四川。发配途中,彭越遇到吕后,再次向吕后申辩无罪,吕后将彭越带回长安,然后找了个人告彭越谋反,这次不等彭越辩解,直接把彭越灭族了。

黥布的命运和彭越小异而大同。刘邦族灭彭越之后,将彭越剁成了肉酱,分一份儿给黥布吃。黥布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刘邦接连杀掉韩信、彭越,使黥布意识到下一个就是自己了。这时候,面对彭越的肉酱,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反!但是,面对已经控制整个帝国的刘邦,这时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最后的下场不问可知。

在刘邦和黥布之间有一个人物随何。当刘邦被项羽打得狼狈逃窜之际,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说服黥布,让黥布对项羽反戈一击,只要能够争取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完全有把握击败项羽。这时,刘邦的悬赏是万户侯。随何挺身而出,并且不辱使命说服了黥布。有趣的是,刘邦不仅没有兑现万户侯的承诺,在平定天下之后,还慨叹随何腐儒,对于自己没有什么用处,最后,随何自陈其功,刘邦才给了他一个护军都尉的官职,至于说好的万户侯嘛,呵呵!

刘邦在和魏豹、彭越、黥布打交道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信义,随心所欲,朝令夕改,魏豹后来和刘邦反目,给出的理由就是刘邦“慢而侮人”,自己不愿意见到刘邦。但是,刘邦仍然能够轻轻松松把这几个称雄一时的枭雄杀掉,依仗的是手中的权力。刘邦的部下一听到刘邦指认谁谋反,就兴奋地大喊“坑之”!因为,只有不断打击君主的敌人,他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建功并分得一点权力的残羹冷炙。

中学时听老师讲过两句话:“一时胜负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当时,觉得这真是不刊之理,可是,刘邦、魏豹、彭越、黥布,包括韩信之间的是是非非又有谁说得清呢。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其中的事情就难保真实了,更何况其中的是非曲直!

    原文作者:张舟子
    原文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703dd70374bb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