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智慧解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顺应客观,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

《庄子哲学智慧解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执着于什么,死于什么。

在庄子的哲学中,处处彰显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从这点可以看出,庄子认为一个人的心境一旦达到一定的地步,就不会过于关注自我之小世界,他放眼的应该是更高更宽的极致世界。

对此,有位哲学说的好,你执着于什么,热爱于什么,倾心于什么,往往就会死于什么,为何呢?因为这些你痴迷的生活习惯大都是人类欲望的祸因,欲望让你的心一直执迷于其中,看不到世界的真纯与美好。一旦执,就会迷。

庄子的哲学告诉我们,不要太在乎自我,自我往往是最能迷惑我们心智的,给我们造成许多虚假的认知和心灵的苦累。庄子很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些,因此他才会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高人隐逸于人间。

真正的高人都是隐逸于人间,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他们却活得从容逍遥,凡事处理的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在困顿和复杂的现实中,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视野和境界。

《庄子哲学智慧解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为何这些低调、隐逸的高人能够做到精神上的超脱和释然呢?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他们放下了自我,放下了对世界的偏执,把自己融入到了大千世界,乃至与天地万物化为了一体。这也正是冯友兰先生所提倡的人生之最高境界“天地境界”。而中国北宋时期思想家张载也提出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类似的伟大追求。

3,放下名利心,一切释然通达。

想要把握好人生,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就得把心灵的认知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样,你的心就不会感到累,不会被外物所奴役,不会被事物的外表所欺骗。

世人大都偏爱名利、地位、金钱,岂不知这些都只是表面。只有我们内心真正渴求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明白了此生的使命,知道自己最终想要的,让生命飞跃到一种高深且广博的境界,之后,世间的一切在你眼里都会顺归自然,万物并行而不悖。日出日落,宇宙并作,自然是一片祥和与至美。

《庄子哲学智慧解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结语:你的心观打通了,你看世界的方式就转变了。你内心的执念也就放下了,世界也就自然而然的为你打开释然、逍遥、顺和的大门。

    原文作者:哲学诗画
    原文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5a04d6743dd4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