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全部为本人的学习笔记,若有任何不妥之处,随时欢迎拍砖指正。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Kotlin学习笔记(1)- 环境配置
Kotlin学习笔记(2)- 空安全
Kotlin学习笔记(3)- 语法
Kotlin学习笔记(4)- 流程控制
Kotlin学习笔记(5)- 类
Kotlin学习笔记(6)- 属性
Kotlin学习笔记(7)- 接口
Kotlin学习笔记(8)- 扩展
Kotlin学习笔记(8)- 扩展(续)
Kotlin学习笔记(9)- 数据类
Kotlin学习笔记(10)- 泛型
Kotlin学习笔记(11)- 内部类和嵌套类
Kotlin学习笔记(12)- 委托
Kotlin学习笔记(13)- 函数式编程
Kotlin学习笔记(14)- lambda
一、类委托
委托模式是最常用的设计模式的一种,在委托模式中,有两个对象参与处理同一个请求,接受请求的对象将请求委托给另一个对象来处理。kotlin中的委托可以算是对委托模式的官方支持。
interface Base{
fun print()
}
class BaseImpl(val x : Int) : Base{
override fun print() {
Log.d(JTAG, "BaseImpl -> ${x.string()}")
}
}
class Printer(b : Base) : Base by b
fun test(){
val b = BaseImpl(5)
Printer(b).print()
}
// 输出
BaseImpl -> 5
可以看到,Printer
没有实现接口Base
的方法print()
,而是通过关键字by
,将实现委托给了b
,而输出也和预想的一样。
二、委托属性
除了类可以委托之外,kotlin还支持属性的委托。
语法是:
val/var <属性名>: <类型> by <表达式>
。在 by 后面的表达式是该 委托, 因为属性对应的get()
(和set()
)会被委托给它的getValue()
和setValue()
方法。 属性的委托不必实现任何的接口,但是需要提供一个getValue()
函数(和setValue()
——对于 var 属性)。
class Example {
var property : String by DelegateProperty()
}
class DelegateProperty {
var temp = "old"
operator fun getValue(ref: Any?, p: KProperty<*>): String {
return "DelegateProperty --> ${p.name} --> $temp"
}
operator fun setValue(ref: Any?, p: KProperty<*>, value: String) {
temp = value
}
}
fun test(){
val e = Example()
Log.d(JTAG, e.property)
e.property = "new"
Log.d(JTAG, e.property)
}
// 输出
DelegateProperty --> property --> old
DelegateProperty --> property --> new
像上面的DelegateProperty
这样,被一个属性委托的类,我叫它被委托类,委托它的属性叫委托属性。其中:
- 如果委托属性是只读属性,暨
val
,则被委托类需要实现getValue
方法 - 如果委托属性是可变属性,暨
var
,则被委托类需要实现getValue
方法和setValue
方法 -
getValue
方法的返回类型必须是与委托属性相同或是其子类 -
getValue
方法和setValue
方法必须要用关键字operator
标记
三、标准委托
kotlin通过属性委托的方式,为我们实现了一些常用的功能,包括:
- 延迟属性(lazy properties)
- 可观察属性(observable properties)
- map映射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
1.延迟属性
延迟属性我们应该不陌生,也就是通常说的懒汉,在定义的时候不进行初始化,把初始化的工作延迟到第一次调用的时候。kotlin中实现延迟属性很简单,来看一下。
val lazyValue: String by lazy {
Log.d(JTAG, "Just run when first being used")
"value"
}
fun test(){
Log.d(JTAG, lazyValue)
Log.d(JTAG, lazyValue)
}
// 输出
Just run when first being used
value
value
可以看到,只有第一次调用了lazy
里的日志输出,说明lazy
方法块只有第一次执行了。按照个人理解,上面的lazy模块可以这么翻译
String lazyValue;
String getLazyValue(){
if(lazyValue == null){
Log.d(JTAG, "Just run when first being used");
lazyValue = "value";
}
return lazyValue;
}
void test(){
Log.d(JTAG, getLazyValue());
Log.d(JTAG, getLazyValue());
}
2.可观察属性
可观察属性对应的是我们常用的观察者模式,机制类似于我们给View
增加Listener
。同样的,kotlin给了我们很方便的实现:
class User {
var name: Int by Delegates.observable(0) {
prop, old, new -> Log.d(JTAG, "$old -> $new")
}
var gender: Int by Delegates.vetoable(0) {
prop, old, new -> (old < new)
}
}
fun test(){
val user = User()
user.name = 2 // 输出 0 -> 2
user.name = 1 // 输出 2 -> 1
user.gender = 2
Log.d(JTAG, user.gender.string()) // 输出 2
user.gender = 1
Log.d(JTAG, user.gender.string()) // 输出 2
}
Delegates.observable()
接受两个参数:初始值和修改时处理程序(handler)。 每当我们给属性赋值时会调用该处理程序(在赋值后执行)。它有三个参数:被赋值的属性、旧值和新值。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对user.name
赋值,set
变化触发了观察者,执行了Log.d
代码段。
除了Delegates.observable()
之外,我们还把gender
委托给了Delegates.vetoable()
,和observable
不同的是,observable
是执行了set
变化之后,才触发observable
;而vetoable
则是在set
执行之前被触发,它返回一个Boolean
,如果为true
才会继续执行set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第一次赋值 user.gender = 2
时,由于2>0,所以old<new
判断成立,所以执行了set
方法,gender
为2;第二次赋值user.gender = 1
则没有通过判断,所以gender
依然为2。
3.map映射
一个常见的用例是在一个映射(map)里存储属性的值。 这经常出现在像解析 JSON 或者做其他“动态”事情的应用中。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映射实例自身作为委托来实现委托属性。
class User(val map: Map<String, Any?>) {
val name: String by map
val age: Int by map
}
在这个例子中,构造函数接受一个映射参数:
val user = User(mapOf(
"name" to "John Doe",
"age" to 25
))
委托属性会从这个映射中取值(通过字符串键——属性的名称):
println(user.name) // Prints "John Doe"
println(user.age) // Prints 25
这也适用于 var 属性,如果把只读的 Map
换成 MutableMap
的话:
class MutableUser(val map: MutableMap<String, Any?>) {
var name: String by map
var age: Int by map
}
四、最后说几句
委托也即是代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本人接触kotlin时间也不长,所以这里给出的都是很浅的东西。接下来个人会继续深入学习,之后会继续分享学习心得,希望和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