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式-设计模式

工厂模式想必大家在开发过程中会经常用到,顾名思义其就是作为一个工厂用来生产产品的,下面来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工厂模式。

0x01 简单工厂模式

1、类图结构
《工厂模式-设计模式》

2、角色分类

  • 工厂类:其内部具有一点的判断逻辑,需要根据不同的逻辑去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 抽象产品类:主要约定创建产品的标准

  • 具体产品类:继承抽象产品类实现其标准接口提供具体产品的创建逻辑

0x02 工厂方法模式

1、类图结构
《工厂模式-设计模式》

2、角色分类

  • 抽象工厂类:提供一个工厂加工的标准

  • 具体工厂类:实现抽象工厂加工的标准,具体调用具体产品的相关方法进行产品的创建

  • 抽象产品类:主要约定创建产品的标准

  • 具体产品类:继承抽象产品类实现其标准接口提供具体产品的创建逻辑

0x03 建造者模式

1、类图结构
《工厂模式-设计模式》

2、角色分类

  • 指挥者:主要控制建造者建造出来的各个零散部分进行安装,生产产品

  • 抽象建造者:定义建造者的各个零件的构建标准

  • 具体建造者:对产品的各个部分进行加工

  • 具体产品类:待创建的产品类

0x04 工厂模式对比

既然我们日常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么多的工厂模式,到底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呢?或许你从编排也能看出来我们是从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建造者模式,他们对产品的创建也是逐步逐步变得越来越复杂的。

1、工厂方法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相比多了一个抽象工厂类,这其中有什么好处呢?

  • 主要的原则还是:修改关闭、扩展开放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需要增加一个产品,这个时候简单工厂模式是需要进入到工厂类中去修改才能实现扩展,而如果通过工厂方法模式的方式增加产品只需要扩展抽象工厂方法就可以实现一个工厂类来创建新产品,当然代价就是会增加一个工厂类,如果产品过多会出现工厂类爆炸。不过怎么来说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升级版。

2、工厂方法模式和建造者模式之间又是个什么关系呢?
其实建造者模式就是比工厂方法模式多了一个“指挥者”,工厂方法模式是将一个产品创建出来供客户端使用,而建造者模式是将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建造出来然后交由“指挥者”去进行组装而形成最终的产品。建造者模式适用于要生产的产品足够复杂,所以采用了递归构造的方式进行构造。

想必大家在编程的过程中都是使用建造者模式进行对象的构建了吧

0x05 适用范围

不管是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他们具有类似的特性,所以他们的适用场景也是类似的。

首先,作为一种创建类模式,在任何需要生成复杂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复杂对象适合使用工厂模式,而简单对象,特别是只需要通过new就可以完成创建的对象,无需使用工厂模式。如果使用工厂模式,就需要引入一个工厂类,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其次,工厂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解耦模式,迪米特法则在工厂模式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假如调用者自己组装产品需要增加依赖关系时,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模式。将会大大降低对象之间的耦合度。

再次,由于工厂模式是依靠抽象架构的,它把实例化产品的任务交由实现类完成,扩展性比较好。也就是说,当需要系统有比较好的扩展性时,可以考虑工厂模式,不同的产品用不同的实现工厂来组装。

0x06 后记

我想有类图了就不要继续贴示例了吧,工厂模式先到这里,后面继续深入刻画。

    原文作者:设计模式
    原文地址: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7410957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