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使用人人网,但是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人人网还有开心网还是很火的,然而它们都相继死去了。倒是高中时喜欢玩的QQ空间依旧风生水起。
但是毕竟在人人网上留下了很多东西,将来一不小心人人网关掉了(这种可能我感觉越来越大,毕竟资本市场不会说谎),这些东西丢掉岂不是很可惜?
每天发生的各种琐事,你此时弃之如敝屐,珍之如瑰宝,在不久的将来会化作一串串珍珠,让人凭吊……然而珍珠也会蒙尘,所以还是尽可能地保护吧!
最终代码
遇到的一些问题
1.登录
2.验证码
在登录那篇博客中已提到验证码的问题,实际当中应该是登录时重复多次输错密码导致的。
之后我又发现,在之后爬去好友的个人信息时,人人网对浏览数进行了限制,当对好友的个人页面浏览量累计超过100时,人人网会进行一次验证码识别。
解决思路都是将图片下载下来,将识别后的字符串返回。关于如何确保返回的验证码不是刷新后的新验证码,详见上述博客的最后几段。
3.Python中的中文,Unicode
如果涉及到中文,Python处理字符时经常会报错。
主要学习参考以下几篇博文:
首先是代码中的编码问题,详见第一篇。
刚开始的英文只需要256个字符编码就可以解决问题,即ASCII,可以说是计算机中最基础的编码了吧,记得大学第一门计算机专业课就对它进行了讲解。
然而除了英文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字符需要进行编码工作,例如中文。但是没有一种编码方式将这些ASCII编码无法涵盖的字符进行统一规则,知道出现了Unicode。如名字一样,每个字符对应的编码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Unicode只是一个很大的集合,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而没有规定在计算机中应该如何存储。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进行通信,UTF-8就是一种Unicode的编码方式,并且是应用最广的。
以上就是三者的关系。
然后是Python中的编码问题。
我们经常遇到两种类型的字符,一种是str,一种是Unicode。
Python认为Unicode才应该是最基础的编码。所以str变Unicode是str.decode(‘str的编码方式’),而Unicode变str是Unicode.encode(‘想要变成的编码方式’)。
为了防止意外,理想的情况是,从外界输入进来的字符,统一decode成Unicode,在Python代码中统一使用Unicode,在输出至外界时,再根据所需encode成对应的字符。
另外,在Python代码开头,统一声明“# –– coding: utf-8 ––”表示该代码内部的str编码方式均为utf-8,方便之后进行转换(虽然python本身进行默认转换时,并不会参考该设置)。
如果出错,一般会有两种报错: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有时候是我们写代码时不小心掉入陷阱,有时候则是python使用默认编码规则转换时出错(例如str和Unicode类型进行拼接,或者进行输入输出)。
通过以下代码可以得知当前python使用的编码规则:
impoort sys
sys.getdefaultencoding()
结果是ascii
我们可以将它进行强制设置(不推荐):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一些错误。
不同编码转换时,推荐先decode成Unicode,再encode成最终编码。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控制台上发现读取文件是乱码,可查看下是否是编码方式错误,在数据库中,也同样是道理。
有个库可以进行编码识别:chardet。
4.json
爬取过程中,发现有数据是直接返回的json,有数据是html中的一段但是也是json格式。
一般通过如下进行获取,s表示字符串:
dictinfo = json.loads(content)
但是python的json模块要求key值和value值都用双引号,而人人网返回的数据中,key和value中单引号和双引号都有使用,需要更改。然而有的单引号需要变成双引号,有的不需要(只出现了一次:某个value是一段html,其中有一个链接包含http:,如果更改为双引号,则此冒号会造成误解),所以需要挨个字符进行判断。
导入成功后,就可以使用如下方式进行读取:
dictlinfo[key值]
5.MySQL
简单教程:
MySQL 教程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
使用sql输出table所有项: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into outfile outfile_name.txt
导出表作为原始数据:
在命令行输入
mysqldump -u root -p –tab=directory database_name table_name
其中directory即为导出到的目录
导出sql格式的数据:
在命令行输入
mysqldump -u root -p database_name table_name > output file_name.txt
如果要导出整个database,则去掉上面命令中的table_name。
如果要导出所有database(==备份数据库),则是:
mysqldump -u root -p –all-databases > output file_name.txt
关于在Mysql中使用中文,创建数据库的时候默认的编码方式是latin1,而不是utf-8.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查看对应数据库、表的编码方式:
show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
show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查看创建时使用的默认编码方式: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
如果需要更改,可以执行:
SET NAMES utf8
SET CHARACTER_SET_CLIENT=utf8
SET CHARACTER_SET_RESULTS=utf8
只不过这些设置都是临时的,下次启动后还会还原成原先的情况。
那么要在Mysql中使用中文,首先创建时要设置好编码方式。
数据库默认是latin1: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还需要设置collation即比对方法,合起来如下: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同时python连接时也要设置为utf8,可以通过在MySQLdb.connect(**arg)的入参中设置’charset’:’utf8’。
另一种方法是连接建立后,执行connect.set_character_set(‘utf8’)。
或者是执行SET NAMES utf8。
参考:
让MySQL支持中文
mysql 中 character set 与 collation 的点滴理解
mysql编码详解
最后再来上一次代码:RenRen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