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设计模式-Proxy代理模式

Proxy代理模式

作用: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的种类

如果按照使用目的来划分,代理有以下几种:

远程(Remote)代理:为一个位于不同的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一个局域代表对象。这个不同的地址空间可以是在本机器中,也可是在另一台机器中。远程代理又叫做大使(Ambassador)。 也就是为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这样可以隐藏一个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

虚拟(Virtual)代理:根据需要创建一个资源消耗较大的对象,使得此对象只在需要时才会被真正创建。是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通过它来存放实例化需要很长时间的真实对象。  

Copy-on-Write代理:虚拟代理的一种。把复制(克隆)拖延到只有在客户端需要时,才真正采取行动。

保护(Protect or Access)代理: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如果需要,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 用来控制真实对象访问时的权限。一般用于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的时候。

Cache代理:为某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防火墙(Firewall)代理:保护目标,不让恶意用户接近。 同步化(Synchronization)代理:使几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一个对象而没有冲突。

智能引用(Smart Reference)代理: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将对此对象调用的次数记录下来等。 是指当调用真实的对象时,代理处理另外一些事。如计算真实对象的引用次数,这样当该对象没有引用时,可以自动释放它;或当第一次引用一个持久对象时,将它装入内存;或在访问一个实际对象前,检查是否已经锁定它,以确保其他对象不能改变它。它们都是通过代理在访问一个对象时附加一些内务处理。

在所有种类的代理模式中,虚拟(Virtual)代理、远程(Remote)代理、智能引用代理(Smart Reference Proxy)和保护(Protect or Access)代理是最为常见的代理模式。

UML图:

《C++设计模式-Proxy代理模式》

Subject:声明了真实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口,这样一来在任何使用真实主题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主题。

Proxy:代理主题角色内部含有对真是主题的引用,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真实主题对象;代理主题角色提供一个与真实主题角色相同的接口,以便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代真实主体;控制真实主题的应用,负责在需要的时候创建真实主题对象(和删除真实主题对象);代理角色通常在将客户端调用传递给真实的主题之前或之后,都要执行某个操作,而不是单纯的将调用传递给真实主题对象。

ConcreteSubject:定义了代理角色所代表的真实对象。

代码如下:

Proxy.h

 1 #ifndef _PROXY_H_
 2 #define _PROXY_H_
 3 
 4 // 定义了Proxy和ConcreteSubject的公有接口,
 5 // 这样就可以在任何需要使用到ConcreteSubject的地方都使用Proxy.
 6 class Subject
 7 {
 8 public:
 9     virtual ~Subject();
10     virtual void Request()=0;
11 protected:
12     Subject();
13 };
14 
15 class ConcreteSubject : public Subject
16 {
17 public:
18     ConcreteSubject();
19     ~ConcreteSubject();
20     virtual void Request();
21 };
22 
23 //定义代理类
24 class Proxy : public Subject
25 {
26 public:
27     Proxy();
28     ~Proxy();
29     void DoSomething1();
30     virtual void Request();
31     void DoSomething2();
32 private:
33     Subject* _subject;
34 };
35 #endif

Proxy.cpp

 1 #include "Proxy.h"
 2 #include "iostream"
 3 
 4 using namespace std;
 5 
 6 Subject::Subject()
 7 {}
 8 
 9 Subject::~Subject()
10 {}
11 
12 ConcreteSubject::ConcreteSubject()
13 {}
14 
15 ConcreteSubject::~ConcreteSubject()
16 {}
17 
18 void ConcreteSubject::Request()
19 {
20     cout << "ConcreteSubject::Request" << endl;
21 }
22 
23 Proxy::Proxy() : _subject(NULL)
24 {}
25 
26 Proxy::~Proxy()
27 {}
28 
29 void Proxy::DoSomething1()
30 {
31     cout << "Proxy::DoSomething1" << endl;
32 }
33 
34 void Proxy::DoSomething2()
35 {
36     cout << "Proxy::DoSomething2" << endl;
37 }
38 
39 void Proxy::Request()
40 {
41     if(NULL == this->_subject)
42     {
43         this->_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44     }
45 
46     this->DoSomething1();//表示额外附加的操作
47 
48     this->_subject->Request();//代理的实体类操作
49 
50     this->DoSomething2();//表示额外附加的操作
51 }

Main.cpp

1 #include "Proxy.h"
2 
3 int main()
4 {
5     Proxy* proxy = new Proxy();
6     proxy->Request();
7 
8     return 0;
9 }

 

    原文作者:设计模式
    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jiese/p/3177491.html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