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七 ----- 享元模式和代理模式

前言

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结构型模式的组合模式和过滤器模式。本篇则来学习下结构型模式最后的两个模式, 享元模式和代理模式

享元模式

简介

享元模式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构的方式。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进行共用。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子,比如之前很火的共享单车,更早之前的图书馆,编程中经常用的String类,数据库连接池等等。当然,享元模式主要的目的是复用,如果该对象没有的话,就会进行创建

享元模式的角色主要分为三大类,抽象享元类、具体享元类以及享元工厂类。

  • 抽象享元类:所有具体享元类的超类或者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接受并作用于外部专题。
  • 具体享元类:实现抽象享元类接口的功能并增加存储空间。
  • 享元工厂类:用来创建并管理抽象享元类对象,它主要用来确保合理地共享。每当接受到一个请求时,便会提供一个已经创建的抽象享元类对象或者新建一个。 享元模式的核心在于享元工厂类,享元工厂类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用于存储享元对象的享元池,用户需要对象时,首先从享元池中获取,如果享元池中不存在 ,则创建一个新的享元对象返回给用户,并在享元池中保存该新增对象。

其它的就不再多说,这里依旧使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加以说明。
在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笔,其中铅笔又是最早接触的,我们最开始使用铅笔可能不是写字,而是进行画画。这里我们可以把笔当作一个抽象享元类,铅笔当作一个具体享元类,然后再创建一个享元工厂类,用于创建和管理,最后再由调用者决定用铅笔进行干嘛。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接口。

interface Pen { void write(); } 

然后再创建一个享元工厂类,指定需要内部需要做的事情。

class Penil implements Pe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something; private int i; public Penil(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i++; System.out.println(name+" 第:"+i+"次创建");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Something() { return something; } public void setSomething(String something) { this.something = someth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 { System.out.println(name+" 用铅笔 "+something); } }

继而再创建一个工厂类,用于创建和管理。

class PenFactory {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String, Penil> map = new HashMap<String, Penil>(); public static Penil get(String name) { Penil penil = map.get(name); if (penil == null) { penil = new Penil(name); map.put(name, penil); } return penil; } }

最后再来进行调用测试。

public class Flyweigh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names[] = { "张三", "李四", "王五", "虚无境" }; for (int i = 0; i < 8; i++) { Penil penil = PenFactory.get(names[i>3?i-4:i]); penil.setSomething("画了一条鱼"); penil.write(); } } } 

输出结果:

            张三 第:1次创建 张三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李四 第:1次创建 李四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王五 第:1次创建 王五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虚无境 第:1次创建 虚无境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张三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李四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王五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虚无境 用铅笔 画了一条鱼

上述示例中,每个对象都使用了两次,但是每个对象都只是创建了一次而已,而享元模式核心的目的其实就是复用,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想必掌握该模式也就不在话下了。

享元模式优点:

极大的减少对象的创建,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内存,提升了效率。

享元模式缺点:

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因为需要将状态进行分离成内部和外部,并且也使外部状态固有化,使得随着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会造成系统的混乱。

使用场景:

系统有大量相似对象。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划分外部状态和内部状态,否则可能会引起线程安全问题。 这些类必须有一个工厂对象加以控制。

与单例模式比较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很像,但是实际上却是不同的东西,单例模式的目的是限制创建多个对象,避免冲突,比如使用数据库连接池。而享元模式享元模式的目的是共享,避免多次创建耗费资源,比如使用String类。

代理模式

简介

代理模式于结构型模式,主要是通过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通常,我们创建具有现有对象的对象,以便向外界提供功能接口。

代理模式,如其名,也就是代理作用。 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示例,比如典型的代购,土豪专用的支票,Windows 里面的快捷方式,以及spring中的aop 等等。

代理模式主要由这三个角色组成,抽象角色、代理角色和真实角色

  • 抽象角色: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角色实现的业务方法。
  • 代理角色:实现抽象角色,是真实角色的代理,通过真实角色的业务逻辑方法来实现抽象方法,并可以附加自己的操作。
  • 真实角色:实现抽象角色,定义真实角色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供代理角色调用。

代理模式又分为静态代理、动态代理。

  • 静态代理是由程序员创建或工具生成代理类的源码,再编译代理类。所谓静态也就是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存在代理类的字节码文件,代理类和委托类的关系在运行前就确定了。
  • 动态代理是在实现阶段不用关心代理类,而在运行阶段才指定哪一个对象。

这里我们依旧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进行说明。
张三和李四是室友,某天,张三在寝室内玩游戏正带劲,感觉肚子饿了,本想下楼去吃饭的,但是想起李四可能快要回来,于是打电话给李四,让李四帮自己带份盒饭。这里的李四就扮演着代理者的作用。

静态代理

首先我们用静态代理来实现该功能。

这里实现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依旧是定义一个接口,然后定义一个真实的角色,实现该接口的功能,继而定义一个代理者,也实现该接口,但是添加该真实角色的对象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
那么该静态代理代码实现如下:

interface Shopping { void buyFood(); } class ExecutePerson implements Shopping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Execute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yFood()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买东西"); } } class ProxyPerson implements Shopping { private ExecutePerson ep; public ProxyPerson(ExecutePerson ep) { this.ep = ep;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yFood() { ep.buyFood(); } }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name = "李四"; Shopping shopping = new ProxyPerson(new ExecutePerson(name)); shopping.buyFood(); } } 

输入结果:

 李四 买东西

在使用静态代理实现该功能之后,我们发现实现起来很简单,通过一个代理类就可以在不影响目标对象的前提进行扩展使用。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确定需要代理某个真实类的时候会比较麻烦,而且在类过多的时候,目标对象与代理对象都要维护,会使系统复杂度提升,维护起来也更加麻烦。
不过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来进行解决

动态代理

所谓动态代理可以不必强行指定某个真实的角色,只需要在运行时决定就可以了。这里我们可以使用JDK中java.lang.reflect来进行开发。

JDK对动态代理提供了以下支持:

  • java.lang.reflect.Proxy 动态生成代理类和对象
  •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 可以通过invoke方法实现对真实角色的代理访问;
    • 每次通过Proxy生成代理类对象时都要指定对象的处理器对象.

那么废话不在多说,开始进行代码改造,之前的接口和真实者不需要更改,我们只需要更改代理者就可以了。
更改之后的代码如下:

class ProxyPerson2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Shopping shopping; private final String methodName = "buyFood"; public ProxyPerson2(Shopping shopping) { this.shopping = shopping;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result = null; if (methodName.equals(method.getName())) { result = method.invoke(shopping, args); } return result; } } 

测试代码,注意这里调用和之前不同!
这里通过Proxy类中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会动态生成一个代理类,然后进行调用。其中这三个参数的说明如下:

  • ClassLoader: 生成一个类, 这个类也需要加载到方法区中, 因此需要指定ClassLoader来加载该类
  • Class[] interfaces: 要实现的接口
  • InvocationHandler: 调用处理器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opping shopping2 = (Shopping)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 new Class[]{Shopping.class}, new ProxyPerson2(new ExecutePerson(name))); shopping2.buyFood(); } }

代理模式优点:

1、职责清晰。 2、高扩展性。 3、智能化。

代理模式缺点:

1、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代理模式可能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
2、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非常复杂。

注意事项:

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适配器模式主要改变所考虑对象的接口,而代理模式不能改变所代理类的接口。
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装饰器模式为了增强功能,而代理模式是为了加以控制。

代理模式参考:  JDK和Cglib的动态代理

    原文作者:zsq_fengchen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zhaosq/p/10219584.html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