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 - render_to_response()

由于加载模板、填充 context 、将经解析的模板结果返回为 HttpResponse 对象这一系列操
作实在太常用了,Django 提供了一条仅用一行代码就完成所有这些工作的捷径。该捷径就是
位于 django.shortcuts 模块中名为 render_to_response() 的函数。大多数时候,你将使
用 render_to_response() ,而不是手动加载模板、创建 Context 和 HttpResponse 对象。
下面就是使用 render_to_response() 重新编写过的 current_datetime 范例。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_to_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current_datetime.html', {'current_date': now})

render_to_response()返回的是HttpResponse对象。

render 和 render_to_response的区别

自django1.3开始:render()方法是render_to_response的一个崭新的快捷方式,前者会自动使用RequestContext。而后者必须coding出来,这是最明显的区别,当然前者更简洁。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blog_add.html',{'blog': blog, 'form': form, 'id': id, 'tag': tag},
                              context_instance=RequestContext(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blog_add.html', {'blog': blog, 'form': form, 'id': id, 'tag': tag})

locals()用法:locals()可以直接将函数中所有的变量全部传给模板。当然这可能会传递一些多余的参数,有点浪费内存的嫌疑。

return render(request, 'blog_add.html',locals())

区别二:
如果都不传递data,只返回静态模板的话,render需要传入request,而render_to_response只需传入静态模板就行了:

def search_form(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app07/search_form.html')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app07/search_form.html')
    原文作者:廖马儿
    原文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f9455da2fc97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