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型设计模式之单例,工厂方法,抽象工厂,策略,建造者,原型

1:单例模式

只能有一个实例

推荐:静态内部类单例模式

理由:静态内部类,当你使用它的时候才加载,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确保线程安全,也能够保证单例对象的唯一性,同时也延迟了单例的实例化,所以推荐使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    类级的内部类,也就是静态的成员式内部类,该内部类的实例与外部类的实例
     *    没有绑定关系,而且只有被调用到时才会装载,从而实现了延迟加载。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 静态初始化器,由JVM来保证线程安全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优缺点:
单例只有在使用时才会被实例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

单例类的职责过重,里面的代码可能会过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

Android中单例对象如果持有Context,那么很容易引发内存泄露,此时需要注意传递给单例对象的Context最好是Application Context

参考:
《JAVA与模式》之单例模式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2:简单工厂模式

产品抽象实现多态,而工厂单一的模式

一个工厂,一个抽象产品,多个产品子类
简单工厂模式不是 23 种里的一种,简而言之,就是有一个专门生产某个产品的类

3:工厂方法模式

产品抽象实现多态,且工厂抽象实现多态的模式

一个抽象工厂,多个工厂子类,一个抽象产品和多个产品子类

和简单工厂的区别:将工厂也抽象,避免了当产品过多,一个工厂的复杂性

更符合开-闭原则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不使用静态工厂方法,可以形成基于继承的等级结构。

4:抽象方法模式

工厂升级,需要生产多个方向的不同产品,需要将产品进一步抽象

就是抽象,可拓展,进一步抽象,不妨使用“接口”。

抽象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工厂方法模式针对的是一个产品等级结构;而抽象工厂模式则需要面对多个产品等级结构。

《创建型设计模式之单例,工厂方法,抽象工厂,策略,建造者,原型》 image.png

优点:新增工厂容易扩展
缺点: 如果是新的产品,需要修改抽象工厂,从而修改所有工厂子类

参考: 《JAVA与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5:建造者模式

复杂对象的创建和他的表现分离,可以生产很多不同表现的对象

通常会将Builder设计为链式调用,他的关键点是每个setter方法都返回自身,也就是return this,这样就使得setter方法可以链式调用

参考:Builder模式

builder模式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可以对参数进行合法性验证

/**
         * 创建外部类person
         * @return
         */
        public Person create(){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this);

            //线程不安全的,所以需要对象创建之后进行合法性验证
            if(person.age > 4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年龄超过限制!");
            }

            return person;
        }

参考:Android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缺点:会产生多余的Builder对象以及Director对象,消耗内存

         对象的构建过程暴露

参考: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Builder模式

6:原型模式

要求对象实现一个可以“克隆”自身的接口,通过一个实例对象本身来创建一个新的实例

如下:通过调用operation(Prototype example)方法传入不同的实例对象,克隆一个新的对象,而且可以更加传入的不同实例创建不同的对象的实例对象。

public class Client {
    /**
     * 持有需要使用的原型接口对象
     */
    private Prototype prototype;
    /**
     * 构造方法,传入需要使用的原型接口对象
     */
    public Client(Prototype prototype){
        this.prototype = prototype;
    }
    public void operation(Prototype example){
        //需要创建原型接口的对象
        Prototype copyPrototype = prototype.clone();
        
    }
}

java 的克隆过程,存在一个浅度克隆和深度克隆的问题

浅度克隆:不复制它所引用的对象
深度克隆:除了浅度克隆要克隆的值外,还负责克隆引用类型的数据。那些引用其他对象的变量将指向被复制过的新对象,而不再是原有的那些被引用的对象。换言之,深度克隆把要复制的对象所引用的对象都复制了一遍,而这种对被引用到的对象的复制叫做间接复制
方法:可以利用序列化实现深度克隆

适用场景

~创建新对象成本较大(如初始化占用较长的时间,占用太多CPU或网络资源)
~如果系统要保存对象的状态,而对象的状态变化很小

参考:
java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
JAVA与模式之原型模式

    原文作者:666swb
    原文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8d1e05ff1649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