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HashMap

几天前,一个正在疯狂码代码的午后,钉钉上一个小伙伴问我:“你知道HashMap是在什么时候做bucket的初始化的么?”,我一边关注着手头的代码,一般含糊了一句:“new HashMap()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想了想貌似不对,返回去看了看源码,发现并不是的。接下来就从几个方面分析分析JDK中HashMap的具体实现。

前言

在分析HashMap之前,先简单的提几个问题,以供大家思考:

  • HashMap的bucket在什么时候初始化?
  • HashMap采用哪种方式处理冲突?
  • HashMap在什么时候扩容?
  • HashMap的默认大小和loadFactor是多少?
  • JDK 7和JDK 8在HashMap的实现上有什么区别?

如果各位老司机们有对这些问题持有疑问的,那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来看后文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就分别分析JDK 7和JDK 8中HashMap的具体实现。

HashMap实现分析

数据结构

JDK中的HashMap采取开链法来处理冲突,所以:

  1. 在JDK 7 中,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链表;

  2. 在JDK 8 中,HashMap的数据结构由数组+链表变为数组+(链表或者rbtree)

JDK 7中的HashMap

  • 构造方法

    《Java中的HashMap》 JDK 7 的构造方法
    从构造方法中可以看出几个重要参数:capacity,loadFactor,threshold

    • capacity:容量,bucket数组长度,默认长度为16;
    • loadFactor:装载因子,默认值为0.75,它决定了bucket填充程度;
    • threshold:等于capacity * loadFactory,决定了HashMap能够放进去的数据量。

    当然,bucket的初始化并没有在这里完成,具体的初始化其实是在第一次调用put的inflateTable方法里完成的。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put方法的具体实现。

  • put方法的实现

    《Java中的HashMap》 put方法实现
    put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1. 如果bucket数组为空,调用inflateTable方法完成初始化;
    2. 判断待插入key是否为null:
    • key == null成立,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完成数据插入,由此可以看出,HashMap的key是可以为null的;
    • key == null不成立,跳转到步骤3;
    1. 计算带插入key的hashCode;
    2. 根据hashCode按位与计算出所在bucket数组中的位置i;
    3. 遍历挂在bucket中位置i下的Entry链表,如果当前key已存在,更新它所对应的oldValue为value,并返回oldValue,否则,跳转到步骤6;
    4. 将key-value插入对应bucket中位置i下的Entry链表中,返回null。

    从put方法的流程中可以看到这样几个比较重要操作:inflateTable、hash和addEntry,接下来就详细分析它们的具体实现。

  • inflateTable完成bucket初始化

    《Java中的HashMap》 inflateTable实现

  • hash

    《Java中的HashMap》 hash实现
    从上图源码可以看出:

    1. hash方法为了让每一位都参与位运算,让相近的数最后通过hash能分散开并减少碰撞,采用了多次位移和异或,当然多一次与key的hashCode异或,也是为了尽量减少碰撞;
    2. hashSeed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开关,如果开关打开,并且key的类型是String时可以采取sun.misc.Hashing.stringHash32方法获取其hash值。

    需要注意的是,hashSeed的默认值是0,hashSeed会在capacity发生变化的时候调用initHashSeedAsNeeded方法重新计算,具体代码如下:

    《Java中的HashMap》 initHashSeedNeeded实现
    从上图代码可以看到,hashSeed的计算流程涉及到一个设定值Holder.ALTERNATIVE_HASHING_THRESHOLD,该设定值是通过JVM的参数jdk.map.althashing.threshold来设置的。

    注:
    在JDK 8 中,hashSeed已经被移除掉了,移除掉的原因是调用sun.misc.Hashing.randomHashSeed计算hashSeed时会调用方法java.util.Random.nextInt(),该方法使用AtomicLong,在多线程情况下会有性能问题。

  • addEntry完成key-value插入

    《Java中的HashMap》 addEntry实现
    从上图代码中可以看出,当size >= bucket的数据填充量threshold,需要扩容(resize),将HashMap的容量扩充为原来容量的两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HashMap是如何做扩容的。

  • resize实现

    《Java中的HashMap》 resize实现
    从代码不难看出,resize分为两大步骤:

    • 扩容;
    • 将扩容前的所有数据transfer到扩容后的新的地址,在transfer数据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hashSeed有变化,需要重新计算原有key的hash值。

到这里JDK 7的重要实现差不多分析完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JDK 8中相关实现。

JDK 8中的HashMap

  • 构造方法

    《Java中的HashMap》 构造方法实现
    JDK 8跟JDK 7一样,都不会在new HashMap()的时候初始化bucket,而是在第一次进行put操作的时候调用resize方法完成。当然,JDK 8对于HashMap的threshold计算同JDK 7是不一样的,从上图代码标红的位置可以看出,如果你通过带参数构造方法初始化HashMap时,会调用tableSizeFor方法计算出一个比initialCapacity大的第一个2的n次幂的值存入threshold。tableSizeFor的具体实现如下:
    《Java中的HashMap》 tableSizeFor实现

  • hash
    JDK 8 中在进行get和put操作时,会先根据key的hashCode进行再散列,再进行bucket对应节点位置计算,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运算:

    《Java中的HashMap》 hash及下标计算
    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h >>> 16,高16位补0,由于任意数跟0异或不变,所以hash的作用就是高16位不变,低16位和高16位做异或运算,来达到减少碰撞的目的。

    hash方法的具体实现如下:

    《Java中的HashMap》 hash方法实现

    当然,为了提高碰撞下的性能,JDK 8引入了rbtree来代替链表,将原有链表部分查询的时间复杂度o(n)提升为o(logn),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JDK 8中的put方法的具体实现。

注:具体的红黑树实现将会在后续文章中给出,在本文不做详细分析。

  • put方法的实现

    《Java中的HashMap》 put方法实现
    从put的实现可以看出,put方法的所有操作都在putVal方法中实现,接下来我们来看看putVal的具体实现。

  • putVal实现

    《Java中的HashMap》 putVal实现
    从上图的代码可以看出,putVal具体流程如下:

    1. 如果当前bucket为空时,调用resize方法进行初始化;
    2. 根据key的hash值计算出所在bucket节点位置;
    3. 如果没有发生冲突,调用newNode方法封装key-value键值对,并将其挂到 bucket对应位置下,否则,跳转到步骤4;
    4. 如果发生冲突:
    • 如果该key已存在,更新原有oldValue为新的value,并返回oldValue;
    • 如果key所在的节点为treeNode,调用rbtree的putTreeVal方法将改节点挂到rbtree上;
    • 如果插入节点后,当前bucket节点下链表长度超过8,需要将原有的数据结构链表变为rbtree;
    1. 数据put完成之后,如果当前长度 > threshold,调用resize方法扩容。

到这里put方法的主要流程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JDK 8是如何来对HashMap扩容的。

  • resize实现

    《Java中的HashMap》 resize前半部分实现
    resize的前半部分主要完成了新的capacity和threshold的计算。从代码实现可以看出,每一次扩容,newCapacity和newThreshold均是扩容前值的两倍,为什么如此设计呢?还是照样举个例子来说明这样子设计的原因:
    《Java中的HashMap》 resize后index计算
    从小例子可以看出,resize后,key所在bucket的节点位置保持不变。首先,table.length也就是capacity肯定是2的n次方,根据所在bucket节点下标计算公式:index = hash & (table.length – 1),其实在进行&运算的时候,只是多了一个最高位1,那么新位置要么保持原位置不变,要么在原位置 + oldCapacity,这个设计的巧妙就在于节省了一部分重新计算hash的时间,而且hash值高位出现0和1的概率均等,在resize的过程又将节点平均分配到两个bucket节点。

    resize的后半部分对数据做了transfer,具体实现如下:

    《Java中的HashMap》 resize后半部分实现

总结

到这里为止HashMap的相关实现分析就结束了,不难看出,JDK 8 比起JDK 7比较大的优化在:

  1. 引入rbtree,在bucket节点下链表长度 > 8时将链表编程rbtree;
  2. 优化hash和resize,减少resize带来的hash性能消耗。
    原文作者:miaoLoveCode
    原文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a11b9c1002f1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