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地址有三类:
A类:10.0.0.0-10.255.255.255 mask 255.0.0.0
B类:172.16.0.0-172.31.255.255 mask 255.255.0.0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mask 255.255.255.0
在早期的时候,是没有内外网之分的,毕竟在互联网出现之前,ip的需求量是非常少的。但是在互联网爆发之后,很快人们就发现了IP剩余量有了紧张的苗头,于是开始想办法减少IP的使用量。
于是就有了内网的概念。
比如一个学校有200台设备,原来每台设备要上网,就必须要分配200个ip,有了内网之后,则可以只分一个公网地址,如果内网里设备要上网的话,就统一用这个公网IP就行了。平时内网设备互传消息,就不需要通过互联网了,也就不需要公网IP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ip地址资源。
那么哪些地址可以作为内网地址呢?
这需要人为规定一下。互联网组织就在还没使用过的IP资源中找,最终确定了本文开头的几个IP地址空间作为内网地址。于是所有互联网硬件、软件都遵照这个规则执行。譬如说,路由器在传递网络包的时候,发现这个包的目的地址是个内网地址,就当作是异常包,直接丢弃!再譬如,我在设置本机(Windows)的ip为192.168.0.10,子网掩码就是自动显示为255.255.255.0,因为这个ip是内网ip,子网掩码肯定是这个了!
同一个内网私有ip不可重复,不同内网ip可以相同。
那么问题来了,内网设备没有公网IP,是怎么上网的呢?
有个机制就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它就是“地址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