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阅读真可谓是酣畅淋漓,自己一个人在图书馆,没有任何外界的打扰,没有学业上的任何压力与焦虑。我昨天读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今天又读了卡夫卡《判决》《变形记》等一系列短篇,又一次真正体会到文学的伟大与魅力之无穷,愈发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浅薄无知,禁不住想起庄子那句“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的绝望与无力感来。
王小波在“怀疑三部曲”的自序中写到自己在大学二年级读完《1984》内心的那种震撼,那种预言中的乌托邦、极权主义盛行到极致的社会竟然在十年浩劫中完全实现,我坐在数十年后的今天,还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那种极其复杂的情感。我以为凡是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之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实小说,往往更加能够刻画人性,更容易挖掘到人性深处的东西。要证明这一点着实不难,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往往将人置身于荒诞、极端的世界当中,人性的一切在作者的笔下经历了日常生活中绝无可能的发酵,变得畸形,逐渐异化为作者自己都无法预想到的东西,就像是打开了封印在人体内的深渊之门,却不知道里面究竟会涌出怎样的怪物来。这也是为什么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家才能驾驭这种文体,只有作家自己对于人性有深切充足细腻的把握,才能确保发酵的过程真实可信,否则,一切就像是孩童脑海中的空中楼阁,充满想象色彩却毫无价值,只能引得成人对其嗤之以鼻。
卡夫卡的《判决》据说是其本人最为喜欢的一篇小说,但是我初次读来却好像是猪八戒囫囵吞吃人参果,或者像是没有前戏的性爱,草草了事之后连性交的欢愉都不甚明显而有些乏味。待我再次重读(因为我总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东西),才越来越觉得这小小的短篇中蕴含着难以名状的复杂的感情,特别是当读到父亲判决儿子死刑,儿子冲出房门投河自尽时,才真正体会到了卡夫卡所说的那种“射精般的快感”,那种在灰暗中压抑太久而终于在自己的笔下释放出来的浑身的轻松与舒畅,以及猛烈的高潮过后的归于现实的平淡:“这时,一辆又一辆汽车驶过桥面”——这结尾真是绝了!使人瞬间从主角那封闭的内心空间里踱了出来,转换到所谓的平淡苍白的现实。而《变形记》中的人的异化,相较于我之前读过的文学作品,更为细腻,更为原始,更为真实,这也难怪卡夫卡能够影响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一众西方作家,使他们在其基础上各显神通,各自开辟出别具一格的现代作品。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村上春树。我一直觉得自己在邂逅的众多作家里,偏偏钟爱村上春树是有原因的。村上春树承认自己的作品受菲兹杰拉德,卡夫卡的影响很大,而与其他作家相比,村上春树那独特的文化经历,身在日本,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熏陶,让他将卡夫卡式的忧郁和深邃与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村上春树”风格。因此,有人批判村上春树的作品平庸粗劣,无病呻吟、“装文艺、清新”是毫无根据的,对于村上本人及其读者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村上是个隐喻大师,其作品中的一众隐喻,其实是对卡夫卡本人那晦涩细腻的细节中透露出作者情感的写作方式的传承。同样,从村上春树的《地下》中,可以看出,村上本人对于日本当代都市人生活的精神状况和内心世界的关注。老实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地下》中对奥姆真理教制造“沙门”毒气事件中无论是教徒还是受害者、目击者的采访时,内心是充满震惊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在中国也同样具有相似的种子以及培育它们的土壤,只不过目前我国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和素质不高,还未到爆发的时候。这些在世界人民中具有共通性的人性材料,才是村上春树写作的养料,是支撑起那一个个幻想世界的生命力的来源之一。因此对于十八九岁正处于黄金年华的年轻人来说,村上春树的作品无疑在卡夫卡和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具象化、不那么艰深晦涩的桥梁(尽管依然有很多读者抱怨说读不懂村上作品当中的隐喻,但是谁又能说自己真正读懂了、研究透了卡夫卡的作品呢?)相比之下,村上春树将卡夫卡式的精神内核跨越时间带到了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并向其中注入了一些自己独特经历所孕育出的东西。
我之前说过,凡是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的内核。在这一点上,就我相当浅薄的阅读量来看,可以分为两种风格。一类是《1984》和最近很火的《三体》之流,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异化体现得鲜明、激烈、尖锐,给人以直接的冲击和震撼,在狂欢过后的冷静中反思自我和社会;一类是《变形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类的作品,忍耐,压抑,晦涩,给人以一种透过清澈的湖水看水底彩色的鹅卵石一样。只不过,村上的湖水稍微浅一些(有可能是我理解不深),鹅卵石的年代较近,但是色彩鲜明;卡夫卡的湖水较深,底下的石头比较原始,朴素,但更加纯粹。而村上的作品也并非是完全压抑的,比如《奇鸟形状录》中,冈田亨最终选择与绵谷升相抗争,选择去拯救自己的妻子。这一个战斗的过程就好像是个万花筒,又像是个多棱镜,可以从中反映出很多人性的东西。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英雄主义,不再是肉体上物理上的搏斗和厮杀,不再是物质上的攻城略地,而是在整个社会的框架下,与生活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抗争。这也是为什么有思想的现代人在阅读到他们的作品时,自己的阅历和生活体验能够让自己产生或多或少的朦胧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精神联系的纽带,是卡夫卡及村上春树等众多作家作品流传至今的原因。正如同《海边的卡夫卡》中,少年对于自身的探索,那种宿命一般的纠缠,虽然不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的上演,但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依然会有那么一个隐藏的过程。乔治·奥威尔说:“最好的书,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告诉你的书。”因此,村上的作品就像是将我们意识中那潜在的探寻、挣扎的过程抽丝剥茧,揉合成一个完整的充满隐喻的故事,故事中处处埋藏着牵动我们神经的刺激点。
对于卡夫卡的作品,我想任何站在宗教、政治隐喻等角度去解读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就我个人而言,卡夫卡的创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他自己,为了倾诉和发泄。因此,我们只能够从人性的角度去感受他,而不是去拆解什么东西。对于村上春树而言,他的作品中增添了一些现代的社会元素,比如反战、女权、战后日本社会的反思等等,然而其内核依然是人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人性出发,才能在二者的作品中走的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