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Golang 程序的三条建议

写 Golang 程序的三条建议

写在前面:

其实写这篇文章初衷很简单,有人质疑我的上篇文章是抄袭的,就想再写点个人心得。刚看到时有点不忿,不过转头想了想,这难道不是对文章的肯定吗?😁

秉着不要把写文章当作一个负担的原则,我接下来还是以
想聊什么,就写什么 的心态来面对,以免出现 “挤牙膏” 的文章。

可读性第一

优秀的代码必须保证可读性,没有可读性的代码就是 一次性产品。代码的可读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可能会有不少朋友认为,代码最核心是为了 实现业务 。从公司角度来说,这个说法完全正确。我们作为开发者,如果以业务为第一导向,那么只会成为 码农,而 程序员 需要有技术上的思考。

程序员入门时,往往把开发认为是 实现业务需求的一次性工作。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很多:在一个软件生命周期内,你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

  • 测试中反馈的 bug 如何修复
  • 线上程序出错如何排查
  • 如何快速迭代需求
  • 工作如何快速交接给他人

业界有很多关于写好代码的书,个人在这里推荐三本:

  • 代码整洁之道
  • 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 代码大全

初读这些书时,会让人觉得讲得太细碎了;而工作几年后,就会觉得字字珠玑。

在此,我不赘述细节,只谈一个以前团队的代码验收标准 :阅读代码时,感觉到整个逻辑通畅,绝大多数的变量、函数、模块都能通过名字猜测到大致功能

关注扩展性

以前在做 C++Java 等项目时,大家更关注于程序本身的稳定性(太容易出bug了~),而无法兼顾到扩展性。 作为 云时代的编程语言Golang 给我们的最大体验就是 高效 (自然牺牲了部分性能)。而如今已大规模应用的两大概念 微服务容器, 则是 Go 语言极佳的实践平台。

公司是否肯走
微服务
容器 的路线取决于领导,而程序员可以在开发时,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学习 Go 语言却专注于普通的业务开发,很难体现 Go 语言的最大价值。

以一个简单的 基于 web 查询平台 为例,我们做的功能就是 http 请求/回复后台数据库操作 的两块,做一个简单的设计:

  • 将对数据库的操作集中写在一个 package 内,每个操作对应一个 数据库API函数
  • 将 http 请求通过 路由分类,分别调用 数据库API函数

如果后续拆分服务时,那么就将 数据库API函数 封装成标准的 http服务,任何希望操作数据库的请求,都通过向这个 http服务 发送请求。

微服务 的改造工作很多,
拆分服务 是第一步。有很多公司因各种原因,卡在这一步,迟迟没有进展。

不要过多地关注争议点

作为一个兴起不久的编程语言, Golang 存在很多的争议点,讨论最热烈的是以下两点:

  • 对 error 的处理方式
  • 包管理工具

如何处理错误/异常 是每个编程语言都很关注的话题,而 Golang 官方认为,错误应该在返回时立即处理。这个话题暂不深入,但很值得探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其余各类语言的 错误/异常的处理机制

而包管理工具则是官方遗留下来的问题,从原始的 go get 下载,到 glide,govendor 等第三方层出不穷,到如今官方推荐(但实践起来并不好用)的 gomod。个人建议暂时找个过渡方案,等成熟后再强制统一。

任何技术都存在争议,我们做技术选型时,更多地关注的是 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这个技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那么肯定会逐渐完善的。

Practice Makes Perfect

这篇文章是个人的实践心得,带有很多的主观想法。

希望有共鸣或持有保留意见的朋友,能在评论里和我闲聊几句~

    原文作者:Junes
    原文地址: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8660162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