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函数的动态参数
1.1 动态接收位置参数
在参数位置用*表示接受任意参数
def eat(*args):
print('我想吃',args)
eat('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 # 收到的结果是一个tuple元祖
动态接收参数的时候要注意: 动态参数必须在位置参数后面
def eat(*args):
print('我想吃',args,a,b)
eat('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
结果:
TypeError: eat() missing 2 required keyword-only arguments: 'a' and 'b'
# eat函数在调用的时候发现缺少俩个位置参数没有进行传递
# 把所有的位置参数都给接受了,a和b接收不到值,所有会报错.
def eat(a,b,*args):
print('我想吃',args,a,b)
eat('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
结果:
我想吃 ('蒸鹿尾儿', '烧花鸭', '烧雏鸡', '烧子鹅', '卤猪', '卤鸭', '酱鸡', '腊肉', '松花小肚儿', '晾肉', '香肠儿') 蒸羊羔 蒸熊掌
def func(a,b,*args):
print(a,b,args) #*args 是 万能(接受任意多个)的位置参数,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叫做聚合
print(*args) # 在这一行 *args作用是 打散
args 是 万能(接受任意多个)的位置参数,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叫做聚合
动态接收参数的时候要注意:动态参数必须在位置参数后面
优先级:位置参数 > 动态位置参数
1.2 动态接收关键字参数
在python中可以动态的位置参数,但是*这种情况只能接收位置参数无法接收关键字参数,在python中使用**来接收动态关键字参数
def func(**kwargs):
print(kwargs)
func(a=1, b=2, c=3)
结果:
{'a': 1, 'b': 2, 'c': 3} #dict字典形式
动态关键字参数最后获取的是一个dict字典形式
位置参数必须在关键字参数前面.动态接收关键字参数也要在后面
俩个动态参数:
def trans_para(*args,**kwargs):
print(args,type(args)) # args是元祖形式
print(kwargs,type(kwargs)) # kwargs接收的只是键值对的参数,并保存在字典中。
trans_para("jinxin",12,[1,2,3,4],[3,4,],(1,4,7),{"a":"123","c":456},country="china")
结果:
('jinxin', 12, [1, 2, 3, 4], [3, 4], (1, 4, 7), {'c': 456, 'a': '123'}) <class 'tuple'>
{'country': 'china'} <class 'dict'>
动态参数,也叫不定长传参,就是你需要传给函数的参数很多,不定个数,那这种情况下,你就用*args,**kwargs接收,args是元祖形式,接收除去键值对以外的所有参数,kwargs接收的只是键值对的参数,并保存在字典中。
*args和 **kwargs
args是元祖形式,kwargs是字典形式
最终顺序:
位置参数 > *args(动态位置参数) > 默认值参数 > **kwargs(动态默认参数)
如果想接收所有的参数:
def func(*args,**kwargs):
print(args,kwargs)
print(*args,*kwargs) #*args为把元组打散,*kwargs为字典的keys
func(1,23,5,a=1,b=6)
结果:
(1, 23, 5) {'a': 1, 'b': 6}
1 23 5 a b
动态参数还可以这样传参:
lst = [1,4,7]
# 方法一
def func(*args):
print(args)
func(lst[0],lst[1],lst[2]) # (1, 4, 7)
# 方法二
def func(*args):
print(args)
func(*lst) # (1, 4, 7)
# 在实参的位置上用*将lst(可迭代对象)按照顺序打散
# 在形参的位置上用*把收到的参数组合成一个元祖
字典也可以进行打散,不过需要**
dic = {'a':1,'b':2}
lst = [1,2,3,4,5,6,7,81]
def func(*args,**kwargs):
print(args)
print(kwargs)
func(*lst,**dic)
结果:
(1, 2, 3, 4, 5, 6, 7, 81)
{'a': 1, 'b': 2}
2.函数的注释
# 函数的注释
def func(*args,**kwargs):
'''
#很重要 写函数一定要写注释
:param args: 要标识的内容
:param kwargs: 要标识的内容
:return: 要标识的内容
'''
pass
# 函数名.__doc__ 查看函数的注释
# 函数名.__name__ 查看函数名(在学反射的时候使用)
3.名称空间
在python解释器开始执行之后, 就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空间, 每当遇到一个变量的时候, 就把变量名和值之间的关系记录下来, 但是当遇到函数定义的时候, 解释器只是把函数名读入内存, 表示这个函数存在了, 至于函数内部的变量和逻辑, 解释器是不关心的. 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函数只是加载进来, 仅此而已, 只有当函数被调用和访问的时候, 解释器才会根据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来进行开辟变量的内部空间. 随着函数执行完毕, 这些函数内部变量占用的空间也会随着函数执行完毕而被清空.
def fun():
a = 10
print(a)
fun()
print(a) # a不存在了已经..
我们给存放名字和值的关系的空间起一个名字叫: 命名空间. 我们的变量在存储的时候就 是存储在这片空间中的.
命名空间分类:
- 全局命名空间–> 我们直接在py文件中, 函数外声明的变量都属于全局命名空间
- 局部命名空间–> 在函数中声明的变量会放在局部命名空间
- 内置命名空间–> 存放python解释器为我们提供的名字, list, tuple, str, int这些都是内置命名空间
加载顺序:
- 内置命名空间
- 全局命名空间
- 局部命名空间(函数被执行的时候)
取值顺序:
- 局部命名空间
- 全局命名空间
- 内置命名空间
a = 10
def func():
a = 20
print(a)
func() # 20
作用域: 作用域就是作用范围, 按照生效范围来看分为 全局作用域 和 局部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包含内置命名空间和全局命名空间. 在整个文件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遵循 从上到下逐⾏执行).
局部作用域: 在函数内部可以使用.
作⽤域命名空间:
- 全局作用域: 全局命名空间 + 内置命名空间
- 局部作用域: 局部命名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globals()函数来查看全局作⽤用域中的内容,也可以通过locals()来查看局部作 ⽤用域中的变量量和函数信息
a = 10
def func():
a = 40
b = 20
print("哈哈")
print(a, b)
print(globals()) # 打印全局作用域中的内容
print(locals()) # 打印当前作用域中的内容
func()
4.函数嵌套
- 只要遇见了()就是函数的调用. 如果没有()就不是函数的调用
- 函数的执行顺序
def fun1():
print(111)
def fun2():
print(222)
fun1()
fun2()
print(111)
def fun2():
print(222)
def fun3():
print(666)
print(444)
fun3()
print(888)
print(33)
fun2()
print(555)
5.global nonlocal (很重要)
首先我们写这样一个代码, 首先在全局声明一个变量, 然后再局部调用这个变量, 并改变这 个变量的值
a = 100
def func():
global a # 加了个global表示不再局部创建这个变量了. 而是直接使用全局的a
a = 28
print(a)
func()
print(a)
结果:
100
28
global表示不再使用局部作用域中的内容了. 而改用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
2.1global 宗旨
在函数内部修改全局的变量,如果全局中不存在就创建一个变量
lst = ["周道镕", "章超印", "杨红兴"]
def func():
lst.append("朱凡宇")
# 对于可变数据类型可以直接进行访问
print(lst)
func()
print(lst)
2.2 nonlocal宗旨
nonlocal 只修改上一层变量,如果上一层中没有变量就往上找一层,只会找到函数的最外层,不会找到全局进行修改
a = 10
def func1():
a = 20
def func2():
nonlocal a
a = 30
print(a)
func2()
print(a)
func1()
结果:
加了nonlocal
30
30
不加nonlocal
30
20
再看, 如果嵌套了很多层, 会是一种什么效果:
a = 1
def fun_1():
a = 2
def fun_2():
nonlocal a
a = 3
def fun_3():
a = 4
print(a)
print(a)
fun_3()
print(a)
print(a)
fun_2()
print(a)
print(a)
fun_1()
print(a)
# 这样的程序如果能分析明白. 那么作用域, global, nonlocal就没问题了
globals()和locals()
locals() 返回是当前局部变量的深拷贝,修改locals() 中变量值的时候,实际上对于原变量本身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而globals()返回的是全局变量的字典,修改其中的内容,值会真正的发生改变。
6.其他
三元运算符
a = 10
b = 30
c = a if a > b else b
print(c)
结果:
30
enumerate() #枚举
lst = [11,22,33,44,55,66]
for i,j in enumerate(lst):
print(i,j)
结果:
0 11
1 22
2 33
3 44
4 55
5 66
元组和字典打散:
tu = (1,2,3,4,5,6)
dic = {1:2,2:4}
print(*tu)
print(*dic)
结果:
1 2 3 4 5 6
1 2
一日总结:
# 1.函数的动态参数
# *args,**kwargs (能够接受动态的位置参数和动态的关键字参数)
# 定义阶段(*args,**kwargs) 聚合
# *args - tuple
# **kwargs -- dict
# 使用阶段*args,*kwargs 打散
# *args - 源数据类型
# *kwargs - 打散是字典的键
# 优先级: 位置 > 动态位置> 默认 > 动态关键字
# lst = [12,23,3,4,5,6]
# def func(*args):
# print(*args)
# func(lst[0],lst[1]) # 笨的办法
# func(*lst)
# dic = {"key":1,"key1":34}
# def func(**kwargs):
# print(kwargs)
# func(**dic)
# 2.函数的注释
"""
每次写函数的时候需要写注释
函数名.__doc__
函数名.__name__
"""
# 3.名称空间
# 内置空间: python解释器自带的
# 全局空间:当前文件(.py文件)
# 局部空间:函数体开辟的空间
# 加载顺序: 内置 > 全局> 局部
# 取值顺序: 局部 > 全局 > 内置
# 作用域:
# 全局作用域 内置 + 全局
# 局部作用域: 局部
# 4.函数嵌套
# 函数中套函数
# 函数嵌套调用
# 函数嵌套参数的传递
# 函数嵌套返回值的传递
# 5.global nonlocal
# global : 修改全局空间的变量对应的值
# nonlocal :在外层的函数中,修改局部空间的变量值.完全不涉及全局变量,
# 只修改离它最近的一层,最近的一层没有变量继续向上找,直到找到最外层函数
# 6.三元运算符
# a = 10
# b = 20
# c = a if a> b else b
# 变量名 = 条件成立的结果 条件 条件不成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