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类文章博客网上一搜一大堆,但有些地方可能说的不太清楚(都一样的内容,抄袭太严重),这里只是做个精简的总结和一些其他地方没提到的点。
一、Android Studio 3.0开始使用了新的指令,原来的很多被弃用了,总的来说是为了加快构建编译速度。
下面是一个总结表格:
Android Studio 2.X | Android Studio 3.X |
---|---|
apk | runtimeOnly |
provided | compileOnly |
compile | api |
没有对应 | implementation |
debugCompile | debugImplementation |
releaseCompile | releaseImplementation |
androidTestCompile | androidTestImplementation |
需要解释的主要是implementation系列指令:
implementation:注意compile是和api对应的,效果相同。implementation的区别在于对外可见性,而且可以加快编译速度(原理在于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编译过程)。举个例子如下:
A module 依赖 B module,B 依赖 C module。
Android Studio 2.X使用compile:
A compile B
B compile C
A module不仅可以引用B module,还可以引用C module的接口和类。
Android Studio 3.X使用implementation:
A implementation B
B implementation C
A module只可以引用B module,不可以引用C module。C 对 A 是不可见的!
简单来说,从Android Studio 3.X开始,依赖首先应该设置为implement,如果没有错,那就用implement,如果有错,那么使用api指令,这样会使编译速度有所增快。(就这样理解够了,很多文章又是画图又是长篇大论的,完全没有必要,本来就不是多么复杂的东西)。
二、provided(compileOnly)和compile(api)区别
按照几乎所有文章的说法:
provided只提供编译支持,但是不会写入apk。使用provide可以避免支持包版本冲突和重复打包导致安装包体积徒增。
但就我的实践来说(支持包V7,V4之类):
1、不使用provided也不会导致支持包重复,依赖module编译出来的aar并不包含那些多个module(包括app module)重复使用的支持包。
2、如果依赖module使用的style中引用了支持包(V7,V4之类的)中的主题,那么,使用provided会报错(找不到主题资源)。如果只是引用支持包中的类和接口是可以使用provided的(但意义也不大,反正也不会重复)。
3、可能直接引用jar包的方式会重复把,但现在这种场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