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算法】AP算法

AP通常被翻译为近邻传播算法,或者亲和力传播算法,是在2007年的science杂志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算法,
基本思想是将全部数据点都当作潜在的聚类中心,然后数据点两两之间连线构成一个网络(相似度矩阵),再通过网络中各条边的消息传递计算出每个样本的聚类中心。

相关概念

1).相似度

点j作为点i的聚类中心的能力,记为S(i,j)。一般使用负的欧式距离,所以S(i,j)越大,表示两个点距离越近,相似度也就越高,使用负的欧式距离,相似度是对称的,如果采用其他的算法,可能就不是对称的。(一负一正而已,为什么呢?(不懂)

2). 相似度矩阵

N个点之间两两计算相似度,就组成了矩阵。会影响到最后聚类的数量

3). preference

指点i作为聚类中心的参考度(不能为0),取值为S对角线的值,此值越大,最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对角线的值为0,所以需要重新设置对角线的值,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值,也可以设置成同一值,一般设置为S相似度值的中值

4). Responsibility(吸引度)

指点适合作为数据点i的聚类中心的程度,记为r(i,k),表示点i给点k发送信息,是一个点i选点k的过程。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似度矩阵记录了K称为i的聚类中心的合适程度,那么这里我们只需要证明k比其他节点更合适了就可以了。
那么其他节点是否合适如何衡量呢?是否合适其实就是看这两个节点是否相互认可。
对于其他节点K’我们有s(i,k’)表示节点k’作为节点i的聚类中心的和湿度,那么再定义一个a(i,k’)表示i对节点k’的认可程度(归属度),这两个值相加,a(i,k’) + s(i,k’)。
在所有其他节点k’中,找出最大的a(i,k’) + s(i,k’),即 maxj>ia(j,k)+s(j,k) m a x j − > i a ( j , k ′ ) + s ( j , k ′ ) ,再使用 s(i,k)maxj>ia(j,k)+s(j,k) s ( i , k ) − m a x j − > i a ( j , k ′ ) + s ( j , k ′ ) , 就可以得出k对i的吸引度了,也就是:
r(i,k)=s(i,k)maxj>ia(j,k)+s(j,k) r ( i , k ) = s ( i , k ) − m a x j − > i a ( j , k ′ ) + s ( j , k ′ ) 其中k != k’

5). Availability(归属度)

指点i选择点k作为其聚类中心的适合程度,记为a(i,k),表示点k给点i发送信息,是一个点k选点i的过程,表示了节点i选择节点k作为它的聚类中心的合适程度,需要考虑到的一个思想是:如果节点k作为其他节点i’的聚类中心的合适度很大,那么节点k作为i的聚类中心的合适度也可能会比较大, 由此可以先计算节点k对其他德节点的吸引度,r(i’,k),然后做一个累加和表示节点k对其他节点的吸引度:

6). exemplar

聚类中心

7). r(i,k) + a(i,k)

值越大,则K点作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点i属于以k为聚类中心的聚类的可能性也越大。

4.算法流程

1) 设置实验数据

使用sklearn包中提供的函数,随机生成[1,1],[-1,-1],[1,-1]三个点为中心的150个数据

2) 计算相似度矩阵

并设置参考度,这里使用相似度矩阵的均值

3) 计算吸引度矩阵,即R值

网上有公式,代码有轮子,有空再更新

4) 计算归属度矩阵,即A值

网上有公式,代码有轮子,有空再更新

5) 迭代更新R和A值

终止条件是聚类中心在一定程度范围上不再更新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数

6) 根据求出的聚类中心,对数据进行分类

在此介绍一下方法,1行求出分类,如果使用c++,估计需要3行

##根据聚类中心划分数据
    c_list = []
    for m in Xn:
        temp = []
        for j in class_cen:
            n = Xn[j]
            d = -np.sqrt((m[0]-n[0])**2 + (m[1]-n[1])**2)
            temp.append(d)
        ##temp是m点距离聚类中心点的距离,找到其中最大的,然后获取index,即下标,在这里只有5种可能,class_cen记录着5个中心点,所以c就是m的聚类中心点
        c = class_cen[temp.index(np.max(temp))]
        c_list.append(c)

7.自己按照公式实现一遍

from sklearn.datasets.samples_generator import make_blob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第一步:生成测试数据 1.生成实际中心为centers的测试样本300个, 2.Xn是包含150个(x,y)点的二维数组 3.labels_true为其对应的真是类别标签 '''

def init_sample():
    ## 生成的测试数据的中心点
    centers = [[1, 1], [-1, -1], [1, -1]]
    ##生成数据
    Xn, labels_true = make_blobs(n_samples=150, centers=centers, cluster_std=0.5,
                            random_state=0)
    #3数据的长度,即:数据点的个数
    dataLen = len(Xn)

    return Xn,dataLen

''' 第二步:计算相似度矩阵 '''
def cal_simi(Xn):
    ##这个数据集的相似度矩阵,最终是二维数组
    simi = []
    for m in Xn:
        ##每个数字与所有数字的相似度列表,即矩阵中的一行
        temp = []
        for n in Xn:
            ##采用负的欧式距离计算相似度
            s =-np.sqrt((m[0]-n[0])**2 + (m[1]-n[1])**2)
            temp.append(s)
        simi.append(temp)

    ##设置参考度,即对角线的值,一般为最小值或者中值
    #p = np.min(simi) ##11个中心
    #p = np.max(simi) ##14个中心
    p = np.median(simi)  ##5个中心
    for i in range(dataLen):
        simi[i][i] = p
    return simi

''' 第三步:计算吸引度矩阵,即R 公式1:r(n+1) =s(n)-(s(n)+a(n))-->简化写法,具体参见上图公式 公式2:r(n+1)=(1-λ)*r(n+1)+λ*r(n) '''

##初始化R矩阵、A矩阵
def init_R(dataLen):
    R = [[0]*dataLen for j in range(dataLen)] 
    return R

def init_A(dataLen):
    A = [[0]*dataLen for j in range(dataLen)]
    return A

##迭代更新R矩阵
def iter_update_R(dataLen,R,A,simi):
    old_r = 0 ##更新前的某个r值
    lam = 0.5 ##阻尼系数,用于算法收敛
    ##此循环更新R矩阵
    for i in range(dataLen):
        for k in range(dataLen):
            old_r = R[i][k]
            if i != k:
                max1 = A[i][0] + R[i][0]  ##注意初始值的设置
                for j in range(dataLen):
                    if j != k:
                        if A[i][j] + R[i][j] > max1 :
                            max1 = A[i][j] + R[i][j]
                ##更新后的R[i][k]值
                R[i][k] = simi[i][k] - max1
                ##带入阻尼系数重新更新
                R[i][k] = (1-lam)*R[i][k] +lam*old_r
            else:
                max2 = simi[i][0] ##注意初始值的设置
                for j in range(dataLen):
                    if j != k:
                        if simi[i][j] > max2:
                            max2 = simi[i][j]
                ##更新后的R[i][k]值
                R[i][k] = simi[i][k] - max2
                ##带入阻尼系数重新更新
                R[i][k] = (1-lam)*R[i][k] +lam*old_r
    print("max_r:"+str(np.max(R)))
    #print(np.min(R))
    return R
''' 第四步:计算归属度矩阵,即A '''
##迭代更新A矩阵
def iter_update_A(dataLen,R,A):
    old_a = 0 ##更新前的某个a值
    lam = 0.5 ##阻尼系数,用于算法收敛
    ##此循环更新A矩阵
    for i in range(dataLen):
        for k in range(dataLen):
            old_a = A[i][k]
            if i ==k :
                max3 = R[0][k] ##注意初始值的设置
                for j in range(dataLen):
                    if j != k:
                        if R[j][k] > 0:
                            max3 += R[j][k]
                        else :
                            max3 += 0
                A[i][k] = max3
                ##带入阻尼系数更新A值
                A[i][k] = (1-lam)*A[i][k] +lam*old_a
            else :
                max4 = R[0][k] ##注意初始值的设置
                for j in range(dataLen):
                    ##上图公式中的i!=k 的求和部分
                    if j != k and j != i:
                        if R[j][k] > 0:
                            max4 += R[j][k]
                        else :
                            max4 += 0

                ##上图公式中的min部分
                if R[k][k] + max4 > 0:
                    A[i][k] = 0
                else :
                    A[i][k] = R[k][k] + max4

                ##带入阻尼系数更新A值
                A[i][k] = (1-lam)*A[i][k] +lam*old_a
    print("max_a:"+str(np.max(A)))
    #print(np.min(A))
    return A

''' 第5步:计算聚类中心 '''

##计算聚类中心
def cal_cls_center(dataLen,simi,R,A):
    ##进行聚类,不断迭代直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或者判断comp_cnt次后聚类中心不再变化
    max_iter = 100    ##最大迭代次数
    curr_iter = 0     ##当前迭代次数
    max_comp = 30     ##最大比较次数
    curr_comp = 0     ##当前比较次数
    class_cen = []    ##聚类中心列表,存储的是数据点在Xn中的索引
    while True:
        ##计算R矩阵
        R = iter_update_R(dataLen,R,A,simi)
        ##计算A矩阵
        A = iter_update_A(dataLen,R,A)
        ##开始计算聚类中心
        for k in range(dataLen):
            if R[k][k] +A[k][k] > 0:
                if k not in class_cen:
                    class_cen.append(k)
                else:
                    curr_comp += 1
        curr_iter += 1
        print(curr_iter)
        if curr_iter >= max_iter or curr_comp > max_comp :
            break
    return class_cen


if __name__=='__main__':
    ##初始化数据
    Xn,dataLen = init_sample()
    ##初始化R、A矩阵
    R = init_R(dataLen)
    A = init_A(dataLen)
    ##计算相似度
    simi = cal_simi(Xn)   
    ##输出聚类中心
    class_cen = cal_cls_center(dataLen,simi,R,A)
    #for i in class_cen:
    # print(str(i)+":"+str(Xn[i]))
    #print(class_cen)

    ##根据聚类中心划分数据
    c_list = []
    for m in Xn:
        temp = []
        for j in class_cen:
            n = Xn[j]
            d = -np.sqrt((m[0]-n[0])**2 + (m[1]-n[1])**2)
            temp.append(d)
        ##按照是第几个数字作为聚类中心进行分类标识
        c = class_cen[temp.index(np.max(temp))]
        c_list.append(c)
    ##画图
    colors = ['red','blue','black','green','yellow']
    plt.figure(figsize=(8,6))
    plt.xlim([-3,3])
    plt.ylim([-3,3])
    for i in range(dataLen):
        d1 = Xn[i]
        d2 = Xn[c_list[i]]
        c = class_cen.index(c_list[i])
        plt.plot([d2[0],d1[0]],[d2[1],d1[1]],color=colors[c],linewidth=1)
        #if i == c_list[i] :
        # plt.scatter(d1[0],d1[1],color=colors[c],linewidth=3)
        #else :
        # plt.scatter(d1[0],d1[1],color=colors[c],linewidth=1)
    plt.show()

5.sklearn包中的AP算法

1)函数:sklearn.cluster.AffinityPropagation
2)主要参数:
damping : 阻尼系数,取值[0.5,1)
convergence_iter :比较多少次聚类中心不变之后停止迭代,默认15
max_iter :最大迭代次数
preference :参考度
3)主要属性
cluster_centers_indices_ : 存放聚类中心的数组
labels_ :存放每个点的分类的数组
n_iter_ : 迭代次数
4)示例
preference(即p值)取不同值时的聚类中心的数目在代码中注明了。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ffinityPropagation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from sklearn.datasets.samples_generator import make_blobs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的测试数据的中心点
centers = [[1, 1], [-1, -1], [1, -1]]
##生成数据
Xn, labels_true = make_blobs(n_samples=150, centers=centers,cluster_std=0.5,
                            random_state=0)

simi = []
for m in Xn:
    ##每个数字与所有数字的相似度列表,即矩阵中的一行
    temp = []
    for n in Xn:
         ##采用负的欧式距离计算相似度
        s =-np.sqrt((m[0]-n[0])**2 + (m[1]-n[1])**2)
        temp.append(s)
    simi.append(temp)

p=-50   ##3个中心
#p = np.min(simi) ##9个中心,
#p = np.median(simi) ##13个中心 

ap = AffinityPropagation(damping=0.5,max_iter=500,convergence_iter=30,
                         preference=p).fit(Xn)
cluster_centers_indices = ap.cluster_centers_indices_

for idx in cluster_centers_indices:
    print(Xn[idx])

6.AP算法的优点

1) 不需要制定最终聚类族的个数
2) 已有的数据点作为最终的聚类中心,而不是新生成一个族中心。
3)模型对数据的初始值不敏感。
4)对初始相似度矩阵数据的对称性没有要求。
5).相比与k-centers聚类方法,其结果的平方差误差较小。

7.AP算法的缺点

1)AP算法需要事先计算每对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如果数据对象太多的话,内存放不下,若存在数据库,频繁访问数据库也需要时间。
2)A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一次迭代大概 O(N3) O ( N 3 )
3)聚类的好坏受到参考度和阻尼系数的影响。

    原文作者:聚类算法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ACBattle/article/details/80400036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