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面向切面编程原理,这个比喻我服辣,6翻了

面向切面,面向方面,也叫刀削面。




——————————————————罪恶的分割线—————————————————————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缩写)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继承、多态和封装。而封装就要求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这在软件设计中往往称为职责分配。实际上也就是说,让不同的类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样代码就分散到一个个的类中去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复杂程度,使类可重用。

但是人们也发现,在分散代码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两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我们就必须在两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日志的内容。也许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为面向对象的设计让类与类之间无法联系,而不能将这些重复的代码统一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办啊,我们可以将这段代码写在一个独立的类独立的方法里,然后再在这两个类中调用。但是,这样一来,这两个类跟我们上面提到的独立的类就有耦合了,它的改变会影响这两个类。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


这种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一般而言,我们管切入到指定类指定方法的代码片段称为切面,而切入到哪些类、哪些方法则叫切入点。有了AOP,我们就可以把几个类共有的代码,抽取到一个切片中,等到需要时再切入对象中去,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行为。

这样看来,AOP其实只是OOP的补充而已。OOP从横向上区分出一个个的类来,而AOP则从纵向上向对象中加入特定的代码。有了AOP,OOP变得立体了。如果加上时间维度,AOP使OOP由原来的二维变为三维了,由平面变成立体了。从技术上来说,AOP基本上是通过代理机制实现的。 

AOP在编程历史上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对OOP编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补充。


——————————————————罪恶的分割线—————————————————————



首先面向切面编程是什么。
就指是把逻辑代码和处理琐碎事务的代码分离开,以便能够分离复杂度。
让人在同一时间只用思考代码逻辑,或者琐碎事务。
代码逻辑比如是插入一条数据,那么琐碎事务就包括获取连接和关闭连接,事务开始,事务提交。
切面就是指在大堆繁琐事务中的逻辑代码。

然后举个例子:

先假设你有一段逻辑代码要写~ 在这段代码之前要写log;代码完成之后要写log。结局就是一大堆的log代码就淹没了逻辑代码。

aop的想法就是将非逻辑部分的代码抽离出来,只考虑逻辑代码就行了,我把框框画好,这里写前面的log,这里写逻辑,这里写后面的log。

——————————————————罪恶的分割线—————————————————————



读后感:


看完上述两个aop原理,再来理解最开始的图,


就知道aop的思想了:


把逻辑代码和琐碎事务分开         这样我们要加一个其他的琐碎事务就非常方便
     (面,配菜及酱料分开)                               (加一个配菜很简单)


解释起来就是:


拌好的5碗杂酱面,口味无法改变就这5种
分开的5份面,配菜,酱料.  想怎么换口味就怎么换口味.


AOP就是这么任性!




《aop面向切面编程原理,这个比喻我服辣,6翻了》

——————————————————罪恶的分割线—————————————————————

具体代码中体现为:


没切面前:
   1.初始化对象(用Person接口声明),实例对象为Mingchenchen的实例
   2.ming执行方法(ming是Ming的实例)


切面后:
  1.初始化对象(用Person接口声明),实例对象为Mingchenchen的实例
     -ming注入到代理类中
     -代理类创建了ming的代理实例
  2.ming执行方法(ming 已经变成了 ming的代理实例)


也就是对于使用者来说,无任何改变!


《aop面向切面编程原理,这个比喻我服辣,6翻了》


    原文作者:AOP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ll666634/article/details/78847880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