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6.1 什么是图

6.1.1 定义

图的定义: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怎么在程序中表示一个图: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6.1.2 邻接矩阵表示法

定义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邻接矩阵的优点: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邻接矩阵的缺点: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C 语言实现

/* 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 */

#define MaxVertexNum 100 /* 最大顶点数设为100 */
#define INFINITY 65535 /* ∞设为双字节无符号整数的最大值65535*/
typedef int Vertex;         /* 用顶点下标表示顶点,为整型 */
typedef int WeightType;        /* 边的权值设为整型 */
typedef char DataType;        /* 顶点存储的数据类型设为字符型 */

/* 边的定义 */
typedef struct ENode *PtrToENode;
struct ENode{
    Vertex V1, V2;      /* 有向边<V1, V2> */
    WeightType Weight;  /* 权重 */
};
typedef PtrToENode Edge;

/* 图结点的定义 */
typedef struct GNode *PtrToGNode;
struct GNode{
    int Nv;  /* 顶点数 */
    int Ne;  /* 边数 */
    WeightType G[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 邻接矩阵 */
    DataType Data[MaxVertexNum];      /* 存顶点的数据 */
    /* 注意:很多情况下,顶点无数据,此时Data[]可以不用出现 */
};
typedef PtrToGNode MGraph; /* 以邻接矩阵存储的图类型 */



MGraph CreateGraph( int VertexNum )
{ /* 初始化一个有VertexNum个顶点但没有边的图 */
    Vertex V, W;
    MGraph Graph;

    Graph = (MGraph)malloc(sizeof(struct GNode)); /* 建立图 */
    Graph->Nv = VertexNum;
    Graph->Ne = 0;
    /* 初始化邻接矩阵 */
    /* 注意:这里默认顶点编号从0开始,到(Graph->Nv - 1) */
    for (V=0; V<Graph->Nv; V++)
        for (W=0; W<Graph->Nv; W++)  
            Graph->G[V][W] = INFINITY;

    return Graph; 
}

void InsertEdge( MGraph Graph, Edge E )
{
     /* 插入边 <V1, V2> */
     Graph->G[E->V1][E->V2] = E->Weight;    
     /* 若是无向图,还要插入边<V2, V1> */
     Graph->G[E->V2][E->V1] = E->Weight;
}

MGraph BuildGraph()
{
    MGraph Graph;
    Edge E;
    Vertex V;
    int Nv, i;

    scanf("%d", &Nv);   /* 读入顶点个数 */
    Graph = CreateGraph(Nv); /* 初始化有Nv个顶点但没有边的图 */ 

    scanf("%d", &(Graph->Ne));   /* 读入边数 */
    if ( Graph->Ne != 0 ) { /* 如果有边 */ 
        E = (Edge)malloc(sizeof(struct ENode)); /* 建立边结点 */ 
        /* 读入边,格式为"起点 终点 权重",插入邻接矩阵 */
        for (i=0; i<Graph->Ne; i++) {
            scanf("%d %d %d", &E->V1, &E->V2, &E->Weight); 
            /* 注意:如果权重不是整型,Weight的读入格式要改 */
            InsertEdge( Graph, E );
        }
    } 

    /* 如果顶点有数据的话,读入数据 */
    for (V=0; V<Graph->Nv; V++) 
        scanf(" %c", &(Graph->Data[V]));

    return Graph;
}

6.1.3 邻接表表示法

定义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C 语言实现

/* 图的邻接表表示法 */

#define MaxVertexNum 100 /* 最大顶点数设为100 */
typedef int Vertex;         /* 用顶点下标表示顶点,为整型 */
typedef int WeightType;        /* 边的权值设为整型 */
typedef char DataType;        /* 顶点存储的数据类型设为字符型 */

/* 边的定义 */
typedef struct ENode *PtrToENode;
struct ENode{
    Vertex V1, V2;      /* 有向边<V1, V2> */
    WeightType Weight;  /* 权重 */
};
typedef PtrToENode Edge;

/* 邻接点的定义 */
typedef struct AdjVNode *PtrToAdjVNode; 
struct AdjVNode{
    Vertex AdjV;        /* 邻接点下标 */
    WeightType Weight;  /* 边权重 */
    PtrToAdjV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邻接点的指针 */
};

/* 顶点表头结点的定义 */
typedef struct Vnode{
    PtrToAdjVNode FirstEdge;/* 边表头指针 */
    DataType Data;            /* 存顶点的数据 */
    /* 注意:很多情况下,顶点无数据,此时Data可以不用出现 */
} AdjList[MaxVertexNum];    /* AdjList是邻接表类型 */

/* 图结点的定义 */
typedef struct GNode *PtrToGNode;
struct GNode{  
    int Nv;     /* 顶点数 */
    int Ne;     /* 边数 */
    AdjList G;  /* 邻接表 */
};
typedef PtrToGNode LGraph; /* 以邻接表方式存储的图类型 */



LGraph CreateGraph( int VertexNum )
{ /* 初始化一个有VertexNum个顶点但没有边的图 */
    Vertex V;
    LGraph Graph;

    Graph = (LGraph)malloc( sizeof(struct GNode) ); /* 建立图 */
    Graph->Nv = VertexNum;
    Graph->Ne = 0;
    /* 初始化邻接表头指针 */
    /* 注意:这里默认顶点编号从0开始,到(Graph->Nv - 1) */
       for (V=0; V<Graph->Nv; V++)
        Graph->G[V].FirstEdge = NULL;

    return Graph; 
}

void InsertEdge( LGraph Graph, Edge E )
{
    PtrToAdjVNode NewNode;

    /* 插入边 <V1, V2> */
    /* 为V2建立新的邻接点 */
    NewNode = (PtrToAdjVNode)malloc(sizeof(struct AdjVNode));
    NewNode->AdjV = E->V2;
    NewNode->Weight = E->Weight;
    /* 将V2插入V1的表头 */
    NewNode->Next = Graph->G[E->V1].FirstEdge;
    Graph->G[E->V1].FirstEdge = NewNode;

    /* 若是无向图,还要插入边 <V2, V1> */
    /* 为V1建立新的邻接点 */
    NewNode = (PtrToAdjVNode)malloc(sizeof(struct AdjVNode));
    NewNode->AdjV = E->V1;
    NewNode->Weight = E->Weight;
    /* 将V1插入V2的表头 */
    NewNode->Next = Graph->G[E->V2].FirstEdge;
    Graph->G[E->V2].FirstEdge = NewNode;
}

LGraph BuildGraph()
{
    LGraph Graph;
    Edge E;
    Vertex V;
    int Nv, i;

    scanf("%d", &Nv);   /* 读入顶点个数 */
    Graph = CreateGraph(Nv); /* 初始化有Nv个顶点但没有边的图 */ 

    scanf("%d", &(Graph->Ne));   /* 读入边数 */
    if ( Graph->Ne != 0 ) { /* 如果有边 */ 
        E = (Edge)malloc( sizeof(struct ENode) ); /* 建立边结点 */ 
        /* 读入边,格式为"起点 终点 权重",插入邻接矩阵 */
        for (i=0; i<Graph->Ne; i++) {
            scanf("%d %d %d", &E->V1, &E->V2, &E->Weight); 
            /* 注意:如果权重不是整型,Weight的读入格式要改 */
            InsertEdge( Graph, E );
        }
    } 

    /* 如果顶点有数据的话,读入数据 */
    for (V=0; V<Graph->Nv; V++) 
        scanf(" %c", &(Graph->G[V].Data));

    return Graph;
}

6.2 图的遍历

6.2.1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 DFS

思路:访问一个顶点的每个邻接点,然后再原路返回。DFS 类似于树的先序遍历。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C语言实现:DFS 邻接表存储

/* 邻接表存储的图 - DFS */

void Visit( Vertex V )
{
    printf("正在访问顶点%d\n", V);
}

/* Visited[]为全局变量,已经初始化为false */
void DFS( LGraph Graph, Vertex V, void (*Visit)(Vertex) )
{   /* 以V为出发点对邻接表存储的图Graph进行DFS搜索 */
    PtrToAdjVNode W;

    Visit( V ); /* 访问第V个顶点 */
    Visited[V] = true; /* 标记V已访问 */

    for( W=Graph->G[V].FirstEdge; W; W=W->Next ) /* 对V的每个邻接点W->AdjV */
        if ( !Visited[W->AdjV] )    /* 若W->AdjV未被访问 */
            DFS( Graph, W->AdjV, Visit );    /* 则递归访问之 */
}

6.2.2 图的遍历-广度优先搜索 BFS

思路:相当于树里面的层次遍历。程序实现的时候借助了队列。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C语言实现:BFS 邻接矩阵存储

/* 邻接矩阵存储的图 - BFS */

/* IsEdge(Graph, V, W)检查<V, W>是否图Graph中的一条边,即W是否V的邻接点。 */
/* 此函数根据图的不同类型要做不同的实现,关键取决于对不存在的边的表示方法。*/
/* 例如对有权图, 如果不存在的边被初始化为INFINITY, 则函数实现如下: */
bool IsEdge( MGraph Graph, Vertex V, Vertex W )
{
    return Graph->G[V][W]<INFINITY ? true : false;
}

/* Visited[]为全局变量,已经初始化为false */
void BFS ( MGraph Graph, Vertex S, void (*Visit)(Vertex) )
{   /* 以S为出发点对邻接矩阵存储的图Graph进行BFS搜索 */
    Queue Q;     
    Vertex V, W;

    Q = CreateQueue( MaxSize ); /* 创建空队列, MaxSize为外部定义的常数 */
    /* 访问顶点S:此处可根据具体访问需要改写 */
    Visit( S );
    Visited[S] = true; /* 标记S已访问 */
    AddQ(Q, S); /* S入队列 */

    while ( !IsEmpty(Q) ) {
        V = DeleteQ(Q);  /* 弹出V */
        for( W=0; W<Graph->Nv; W++ ) /* 对图中的每个顶点W */
            /* 若W是V的邻接点并且未访问过 */
            if ( !Visited[W] && IsEdge(Graph, V, W) ) {
                /* 访问顶点W */
                Visit( W );
                Visited[W] = true; /* 标记W已访问 */
                AddQ(Q, W); /* W入队列 */
            }
    } /* while结束*/
}

6.2.3 为什么需要两种遍历

遍历就是把图中的每一个顶点访问一次,但是两种遍历各有特点与应用场景。

BFS:这是一种基于队列这种数据结构的搜索方式,它的特点是由每一个状态可以扩展出许多状态,然后再以此扩展,直到找到目标状态或者队列中头尾指针相遇,即队列中所有状态都已处理完毕。

DFS:基于递归的搜索方式,它的特点是由一个状态拓展一个状态,然后不停拓展,直到找到目标或者无法继续拓展结束一个状态的递归。

优缺点:

BFS:对于解决最短或最少问题特别有效,而且寻找深度小,但缺点是内存耗费量大(需要开大量的数组单元用来存储状态)。
DFS:对于解决遍历和求所有问题有效,对于问题搜索深度小的时候处理速度迅速,然而在深度很大的情况下效率不高

总结:不管是BFS还是DFS,它们虽然好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以至于它们只能解决数据量小的问题。

例子:

走迷宫问题,假设黑格子是走不通的路。从左上角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走。小人是走的轨迹。

D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B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6.2.4 图的遍历-图的连通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数据结构 学习笔记(七):图(上):图的表示方法(邻接表,邻接矩阵),遍历(DFS,BFS)》

    原文作者:数据结构之图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Jurbo/article/details/74911028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