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笔记——并发之JAVA内存模型JMM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简称JMM,JMM规定了线程的工作内存和主内存的交互关系,以及线程之间的可见性和程序的执行顺序(在术语上与JAVA运行时内存分布有区别,后者是指堆、方法去、线程栈等如何分配内存的)。

JAVA内存模型

     JVM运行程序的实体是线程,而每个线程创建时JVM都会为其创建一个工作内存(有些地方称为栈空间),用于存储线程私有的数据,而公共变量则存储在主内存,每个线程的工作内存会保存各公共变量的副本,但线程对变量的操作(读取赋值等)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不能直接操作主内存。当需要改变功能变量时,只能先对工作内存中的副本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再回写到主内存。如下图所示:   

《JAVA学习笔记——并发之JAVA内存模型JMM》                                        

        再看看下面的代码,线程A和线程B同时对num进行100次++操作,最后两个线程运行完成之后的结果会是200吗?

public class Test {

	int num = 0;
	private static class TestRunn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private Test variable = null;
		public TestRunnable(Test variable){
			this.variable = variable;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try {				
				for(int i=0; i<100; i++){
					variable.num++;
					Thread.sleep(1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variable.num;
		}
		
	
	}
	
	/**
	 * @param args
	 *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Test t = new Test();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A = new FutureTask<Integer>(new TestRunnable(t));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B = new FutureTask<Integer>(new TestRunnable(t));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futureA);		
		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futureB);

		threadA.start();
		Thread.sleep(50);
		threadB.start();
		
		System.out.println("A run Result:" + futureA.get());
		System.out.println("B run Result:" + futureB.get());
	}
}

       下面是我执行了一次的结果:

A run Result:163
B run Result:167

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下,就存在线程B无法立即获取到线程A对变量的修改的问题,即内存一致性问题。

内存交互操作

由上面的交互关系可知,关于主内存与工作内存之间的具体交互协议,即一个变量如何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如何从工作内存同步到主内存之间的实现细节,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以下八种操作来完成:

  • lock(锁定):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标识为一条线程独占状态。
  • unlock(解锁):作用于主内存变量,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 read(读取):作用于主内存变量,把一个变量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随后的load动作使用
  • load(载入):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 use(使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值传递给执行引擎,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需要使用变量的值的字节码指令时将会执行这个操作。
  • assign(赋值):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值给工作内存的变量,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给变量赋值的字节码指令时执行这个操作。
  • store(存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中,以便随后的write的操作。
  • write(写入):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的变量中。

如果要把一个变量从主内存中复制到工作内存,就需要按顺寻地执行read和load操作,如果把变量从工作内存中同步回主内存中,就要按顺序地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Java内存模型只要求上述两个操作必须按顺序执行,而没有保证必须是连续执行。也就是read和load之间,store和write之间是可以插入其他指令的,如对主内存中的变量a、b进行访问时,可能的顺序是read a,read b,load b, load a。Java内存模型还规定了在执行上述八种基本操作时,必须满足如下规则:

  • 不允许read和load、store和write操作之一单独出现
  • 不允许一个线程丢弃它的最近assign的操作,即变量在工作内存中改变了之后必须同步到主内存中。
  • 不允许一个线程无原因地(没有发生过任何assign操作)把数据从工作内存同步回主内存中。
  • 一个新的变量只能在主内存中诞生,不允许在工作内存中直接使用一个未被初始化(load或assign)的变量。即就是对一个变量实施use和store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过了assign和load操作。
  • 一个变量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lock操作,lock和unlock必须成对出现
  • 如果对一个变量执行lock操作,将会清空工作内存中此变量的值,在执行引擎使用这个变量前需要重新执行load或assign操作初始化变量的值
  • 如果一个变量事先没有被lock操作锁定,则不允许对它执行unlock操作;也不允许去unlock一个被其他线程锁定的变量。
  • 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到主内存中(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

这8种内存访问操作很繁琐,后文会使用一个等效判断原则,即先行发生(happens-before)原则来确定一个内存访问在并发环境下是否安全。

volatile变量规则

关键字volatile是JVM中最轻量的同步机制。volatile变量具有2种特性:

  • 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读,总是能看到(任意线程)对这个volatile变量最后的写入,这个新值对于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可见的。
  • 屏蔽指令重排序:指令重排序是编译器和处理器为了高效对程序进行优化的手段,下文有详细的分析。

long/double非原子协定

JMM要求lock、unlock、read、load、assign、use、store、write这8个操作都必须具有原子性,但对于64为的数据类型(long和double,具有非原子协定:允许虚拟机将没有被volatile修饰的64位数据的读写操作划分为2次32位操作进行。

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原子性

JMM保证的原子性变量操作包括read、load、assign、use、store、write,而long、double非原子协定导致的非原子性操作基本可以忽略。如果需要对更大范围的代码实行原子性操作,则需要JMM提供的lock、unlock、synchronized等来保证。

可见性

前面分析volatile语义时已经提到,可见性是指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JMM在变量修改后将新值同步回主内存,依赖主内存作为媒介,在变量被线程读取前从内存刷新变量新值,保证变量的可见性。普通变量和volatile变量都是如此,只不过volatile的特殊规则保证了这种可见性是立即得知的,而普通变量并不具备这种严格的可见性。除了volatile外,synchronized和final也能保证可见性。

有序性

JMM的有序性表现为:如果在本线程内观察,所有的操作都是有序的;如果在一个线程中观察另一个线程,所有的操作都是无序的。前半句指“线程内表现为串行的语义”(as-if-serial),后半句值“指令重排序”和普通变量的”工作内存与主内存同步延迟“的现象。

重排序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经常会对指令进行重排序。从硬件架构上来说,指令重排序是指CPU采用了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照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个相应电路单元处理,而不是指令任意重排。重排序分成三种类型:

  • 编译器优化的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放入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 指令级并行的重排序。现代处理器采用了指令级并行技术来将多条指令重叠执行。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 内存系统的重排序。由于处理器使用缓存和读写缓冲区,这使得加载和存储操作看上去可能是在乱序执行。

《JAVA学习笔记——并发之JAVA内存模型JMM》

JMM的重排序屏障

从Java源代码到最终实际执行的指令序列,会经过三种重排序。但是,为了保证内存的可见性,Java编译器在生成指令序列的适当位置会插入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对于编译器的重排序,JMM会根据重排序规则禁止特定类型的编译器重排序;对于处理器重排序,JMM会插入特定类型的内存屏障,通过内存的屏障指令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

内存屏障指令一共有4类:

  • LoadLoad Barriers:确保Load1数据的装载先于Load2以及所有后续装载指令
  • StoreStore Barriers:确保Store1的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会使缓存行无效,并刷新到内存中)先于Store2及所有后续存储指令的装载
  • LoadStore Barriers:确保Load1数据装载先于Store2及所有后续存储指令刷新到内存
  • StoreLoad Barriers:确保Store1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刷新到内存,并且其他处理器的缓存行无效)先于Load2及所有后续装载指令的装载。该指令会使得该屏障之前的所有内存访问指令完成之后,才能执行该屏障之后的内存访问指令。

数据依赖性

       处理器不会对存在数据依赖的操作进行重排序。这里数据依赖的准确定义是:如果两个操作同时访问一个变量,其中一个操作是写操作,此时这两个操作就构成了数据依赖。但是这里所说的数据依赖性仅针对单个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序列和单个线程中执行的操作,不同处理器之间和不同线程之间的数据依赖性不被编译器和处理器考虑。

as-if-serial语义

as-if-serial语义的意思指:管怎么重排序(编译器和处理器为了提高并行度),(单线程)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能被改变。

先行发生原则(happens-before)

happens-before是JMM定义的2个操作之间的偏序关系:如果操作A线性发生于操作B,则A产生的影响能被操作B观察到,“影响”包括修改了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值、发送了消息、调用了方法等。如果两个操作满足happens-before原则,那么不需要进行同步操作,JVM能够保证操作具有顺序性,此时不能够随意的重排序。否则,无法保证顺序性,就能进行指令的重排序。

happens-before原则主要包括:

  • 程序次序规则(Program Order Rule):在同一个线程中,按照程序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准确的说是程序的控制流顺序,考虑分支和循环等。
  • 管理锁定规则(Monitor Lock Rule):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时间上的顺序)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
  • volatile变量规则(Volatile Variable Rule):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时间上的顺序)对该变量的读操作。
  •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 Start Rule):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 线程终止规则(Thread Termination Rule):线程的所有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等手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 线程中断规则(Thread Interruption Rule):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时事件的发生。Thread.interrupted()可以检测是否有中断发生。
  • 对象终结规则(Finilizer Rule):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的开始。
  • 传递性(Transitivity):如果操作A 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B 先行发生于操作C,那么可以得出A 先行发生于操作C。
    原文作者:java内存模型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bingzhixi/article/details/80096574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