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java文章分享
2017-08-10 11:27

一直以来,HashMap就是Java面试过程中的常客,不管是刚毕业的,还是工作了好多年的同学,在Java面试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HashMap相关的一些问题,而且每次面试都被问到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问题。因为HashMap不管对于毕业生,还是对于老司机来说,都非常熟悉,熟悉到你经常忽略它。

本着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精神,本人对JDK 1.8版本的HashMap源码进行了仔细的学习。大家知道,JDK 1.8中HashMap的实现有了一些改进,特别是数据存储结构引进了红黑树,使得查询更加的快捷,本文也会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收获。

一、HashMap基础

1.1 HashMap的定义

话不多说,首先从HashMap的一些基础开始。我们先看一下HashMap的定义:

public class Hash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Serializable1

我们可以看出,HashMap继承了AbstractMap

1.2 HashMap的属性

接着,我们通过源码看看HashMap的一些重要的常量属性。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这里我们要知道<<运算符的意义,表示移位操作,每次向左移动一位(相对于二进制来说),表示乘以2,此处1<<4表示00001中的1向左移动了4位,变成了10000,换算成十进制就是2^4=16,也就是HashMap的默认容量就是16。Java中还有一些位操作符,比如类似的>>(右移),还有>>>(无符号右移)等,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这些位操作符的计算速度很快,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使用它们来提升我们系统的性能。

这里我们需要加载因子(load_factor),加载因子默认为0.75,当HashMap中存储的元素的数量大于(容量×加载因子),也就是默认大于16*0.75=12时,HashMap会进行扩容的操作。

二、初始化

一般来说,我们初始化的时候会这样写:

Map<K,V> map = new HashMap<K,V>();

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看看源码。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我们debug跟踪时,会发现,这里的initialCapacity并不是我们想象的16,而是31,并且会变化几次之后,initialCapacity最终变成了11,这是为什么呢?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希望有大神可以帮忙解答。

我们继续。初始化时,会首先判断初始容量是否小于0,如果小于0,会抛出异常。接着,判断初始容量是否大于最大的容量(即2^31),如果大于,将初始容量设置为最大初始容量。紧接着,判断加载因子:如果小于等于0,或者不是一个数字,都会抛出异常。等这些校验完成之后,会将HashMap的加载因子和扩容的阈值设置上。这里需要注意一下,threshold(阈值)=capacity*loadFactor。而我们的阈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一下tableSizeFor()这个方法。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我们可以看到英文注释:Returns a power of two size for the given target capacity.(返回目标容量对应的2的幂次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初始值设置为非2的幂次方的数值,比如我们设置为19,最终我们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数组大小是多少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因为cap最大为2^31,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返回比cap大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

三、put()

下面,我们开始解析HashMap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put()。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下面我们首先看一下hash(key),然后再看一下putVal()方法,这两个方法是精髓。

3.1 hash(key)

先上源码: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我们可以发现,当key=null时,也是有hash值的,是0,所以,HashMap的key是可以为null的,对比HashTable源码我们可以知道,HashTable的key直接进行了hashCode,如果key为null时,会抛出异常,所以HashTable的key不可以是null。

我们还能发现hash值的计算,首先计算出key的hashCode()为h,然后与h无条件右移16位后的二进制进行按位异或(^)得到最终的hash值,这个hash值就是键值对存储在数组中的位置。

备注:异或的操作如下:0 ^ 0=0,1 ^ 1 =0,0 ^ 1=1,1 ^ 0=1,也就是相同时返回0,不同时返回1。

我们目前不去深究为什么这么设计,我们只要知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hash值分布的更加均匀即可。

3.2 putVal()方法

3.2.1 源码

我们直接看源码。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我们慢慢来分析。首先看入参:

  • hash:表示key的hash值

  • key:待存储的key值

  • value:待存储的value值,从这个方法可以知道,HashMap底层存储的是key-value的键值对,不只是存储了value

  • onlyIfAbsent:这个参数表示,是否需要替换相同的value值,如果为true,表示不替换已经存在的value

  • evict:如果为false,表示数组是新增模式

我们看到put时所传入的参数put(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可以得到相应的含义。

3.2.2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继续下一步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看一下HashMap底层的数据结构。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我们可以看到,HashMap底层是数组加单向链表或红黑树实现的(这是JDK 1.8里面的内容,之前的版本纯粹是数组加单向链表实现)。

下面我们看一下HashMap的一些重要的内部类。首先最重要的就是Node类,即HashMap内部定义的单向链表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我们重点看一下数据结构,Node中存储了key的hash值,键值对,同时还有下一个链表元素。我们重点关注一些equals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呢?当我们算出的key的hash值相同时,put方法并不会报错,而是继续向这个hash值的链表中添加元素。我们会调用equals方法来比对key和value是否相同,如果equals方法返回false,会继续向链表的尾部添加一个键值对。

当然,在JDK 1.8中引入了红黑树的概念,内部定义为TreeNode,对红黑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相关的文档,引入红黑树是为了提升查询的效率。

3.2.3 继续分析putVal()方法

首先判断当前HashMap的数组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调用resize()方法,对HashMap进行扩容,这次扩容的结果就是HashMap的初始化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获取到数组的长度n。代码如下: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接着,根据长度-1和hash值进行按位与运算,算出hash值对应于数组中的位置,从tab中将这个位置上面的内容取出,判断为null时,在这个位置新增一个Node。代码如下: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如果同样的位置取到了数据,也就是这个hash值对应数组的位置上面已经有了键值对存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做一些动作了。首先,我们判断这个Node,也就是p的hash值是否与传入的hash相等,然后接着判断key是否相等(这里判断key是否相等,用了一个或运算)。如果判断通过,表示要传入的key-val键值对就是tab[i]位置上面的键值对,直接替换即可,不用管后面是链表还是红黑树。代码如下: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如果tab[i]的key不是我们传入的key,下面我们首先要判断p这个Node是不是红黑树,如果是红黑树,直接向红黑树新增一个数据。向红黑树新增数据的代码我们后续再解析,目前先不进行分析。代码如下: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下面,当p是单向链表时,我们遍历链表进行插入等操作。找到链表的尾部,将节点新增到尾部。如果链表的长度大于等于红黑树化的阈值-1,就将桶(也就是链表)转成红黑树存储数据。如果在链表中还存在相同的key,直接替换旧的value即可。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最后,还有一个操作,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也就是判断当前的键值对数量是否即将超过阈值,如果即将超过,需要进行resize()操作。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着重分析resize()和get()的源码。

==========================================================================================

本文继续分析HashMap的源码。本文的重点是resize()方法和HashMap中其他的一些方法,希望各位提出宝贵的意见。

话不多说,咱们上源码。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上面一段代码的内容比较好理解,都已经根据注释就能看懂,主要的内容在下半部分:扩容后和扩容前,数据存放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一下。

经过观测可以发现,我们使用的是2次幂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2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2次幂的位置。看下图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n为table的长度,图(a)表示扩容前的key1和key2两种key确定索引位置的示例,图(b)表示扩容后key1和key2两种key确定索引位置的示例,其中hash1是key1对应的哈希与高位运算结果。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元素在重新计算hash之后,因为n变为2倍,那么n-1的mask范围在高位多1bit(红色),因此新的index就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因此,我们在扩充HashMap的时候,不需要像JDK1.7的实现那样重新计算hash,只需要看看原来的hash值新增的那个bit是1还是0就好了,是0的话索引没变,是1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oldCap”,可以看看下图为16扩充为32的resize示意图:

《JAVA源码分析-HashMap源码分析(一)》

这个设计确实非常的巧妙,既省去了重新计算hash值的时间,而且同时,由于新增的1bit是0还是1可以认为是随机的,因此resize的过程,均匀的把之前的冲突的节点分散到新的bucket了。这一块就是JDK1.8新增的优化点。有一点注意区别,JDK1.7中rehash的时候,旧链表迁移新链表的时候,如果在新表的数组索引位置相同,则链表元素会倒置,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出,JDK1.8不会倒置。

小结

以上就是HashMap中比较重要的源码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高并发时,HashMap还有一些问题,具体是啥问题,大家搜一搜吧,后续可能会出相应的文章,届时再详细解析。所以,在高并发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使用ConcurrentHashMap,后续也会对ConcurrentHashMap的源码进行解析,希望大家关注。

    原文作者:师太,老衲把持不住了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u011277123/article/details/77371814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点赞